劉道規拿出此番的繳獲,以及劉穆之送來的錢糧分給幢兵。
包括從氶城募集來的七百八十二勇士,人人有份。
“愿意留下,從今往后便是手足兄弟,不愿留下,各隨其便。”劉道規走的是精兵路線,寧缺毋濫。
“追隨參軍,比留在氶城養老有意思多了。”曹家一個子弟上前,拱手一禮。
“我等天生就是廝殺命。”又一個氶城青壯上前行禮。
有這兩個人帶頭,其他人陸陸續續站了出來。
也有人分了錢糧,不愿留下。
“參軍恕罪,家中還有老母要奉養……”
“小人散漫慣了,實在受不得軍法。”
“無妨,無妨,來人多給他三升糧,日后若有難處,可來尋我。”劉道規非常理解他們。
買賣不成仁義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能跟著一起馳援瑯琊郡,已經非常夠意思了。
“參軍恩情,在下銘記在心!”
其他要走的人,只要有正當原因,劉道規都會多分給他們一些錢糧,沒有多少,聊表心意而已。
一共留下來五百三十一人,超過劉道規的預期。
平均分到八幢,實力大為提升。
陣亡者的撫恤。也是劉道規親自送到家門,按照慣例,再分一百畝田,讓家眷們能有個營生。
每幢屯長還要負責照顧這些孤兒寡母,免受其他人的欺凌。
這年頭生死無常,人命賤如塵土,家眷們的心情比劉道規還要平靜。
“阿規,你就不留點余錢?”劉遵心疼起來。
戰場繳獲和劉穆之送來的錢糧又揮霍一空。
“我一個人能吃多少能用多少?還不如花在士卒身上。”
“我算是看出來了,你兄弟二人都是做大事之人。”劉遵感嘆了一聲,忽然話鋒一轉,“額,我近日……手頭有些緊,養了七八個女人……”
“狐貍尾巴露出來了吧?”劉道規伸手往懷里摸了摸,卻什么都沒有,“一起去曹家借吧……”
兩人帶著二十多部曲一同下山,策馬奔向氶城。
大地上的冰雪已經消融,寒風也不再那么冷,幢民們已經出來開墾荒地,都用上了耕牛和鐵制農具。
沒有賊寇威脅,一片太平景象。
“你要將氶城所有人編入八幢?”曹霽眉頭一皺。
“一盤散沙遲早會被別人吃掉,只有擰成一股繩才能活下去,只要你曹家點頭,此事便成功了一半,事成之后,你為八幢司馬,褐、綠二幢幢主為曹家子弟。”
既然是融合,就要利益均沾,利益捆綁,讓曹家也能跟著吃上肉。
曹霽眉頭舒展開,“曹劉今后為一家,倒是無所謂,只怕城中其他人未必愿意。”
這一點劉道規早就想到了,有八幢在,城中百姓沒有外患,日子過得別提有多舒服了。
“愿入八幢者,每戶分田五十畝,田賦三成,不入者,田賦五成,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會分清楚孰優孰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