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珣曾任征虜長史,是桓沖的掾吏,娶謝萬之女,后與謝家反目,謝安讓二人離婚,王謝兩家反目成仇……
王恭和王珣都受司馬曜倚重,但不代表兩家鐵板一塊。
士族高門之間爾虞我詐,波譎云詭。
就像八王之亂,不僅僅是司馬家的八個親王的內斗,而是所有士族高門都參與其中。
“這么說,瑯琊王氏不甘寂寞,想取王恭而代之……”劉道規隱隱明白其中的關鍵。
戰爭只是表象,本質上還是內斗,還是陰謀詭計。
“瑯琊王氏自從王導之后,便一直默默無聞,眼下這么好的機會誰不想獨占鰲頭?”高珣士族子弟,看的比劉道規更深一些。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
人永遠不會滿足,士族更是如此,五品想著爬上三品,三品想爬上二品,二品就想著獨占權柄,掌握權柄之人又想著加九錫……
桓溫給所有士族豪門做了一個榜樣。
謝安謝玄則是一個教訓。
只要上了桌的人便永遠沒有退路,只能繼續走下去,后退之人,死的不明不白。
“高兄只當一個部司馬,實在屈才了。”劉道規忍不住感慨。
“以道則之武干,卻只能屈居一參軍,著實可惜。”高珣也吹捧起來。
劉道規哈哈一笑。
如果瑯琊王氏起了心思,這場大戰就沒那么簡單了,這是士族高門爾虞我詐,卻不會背叛自己的門第。
王廞種種不合理的舉動,背后肯定有瑯琊王氏的支持。
劉道規忽然想到王謐,經常在京口走動,結交北府中人,未必不是提前布好的一步棋……
這時孟干之回來了,見了高珣,欲言又止。
劉道規道:“有什么就說,高兄不是外人。”
孟干之這才開口,“查到了,蒯恩今日去見了劉毅。”
“蒯恩是劉毅的人?”劉道規眉頭一皺,仔細一想,非常有可能,劉毅在廣陵一帶黑白兩道通吃。
鹽瀆那么大的一塊肥肉,或許他早就參與其中。
不,如果蒯恩是劉毅的人,那么劉毅早就知道鹽瀆是自己的劫的,以他的性子,為了立功,早就捅了出來。
蒯恩與他接觸,應該還有其他什么隱情。
劉道規對此人越來越感興趣了,雖然只有一面之緣,但非常欣賞他的膽氣。
當日在鹽瀆若沒有他出手相助,沒那么容易得手。
孟干之道:“目前尚不得知。”
“你繼續盯著他們,不要驚動他們。”
“領命。”孟干之拱手而去。
高珣道:“劉毅黨眾極多,野心不小,先前投靠司馬道子,如今又想投靠王恭一系,道則定要當心。”
“此人志大才疏,首鼠兩端,終會作繭自縛。”
劉道規不怎么看得上這位同宗,司馬道子和王恭不是他想投奔就能投奔的,人家未必拿他當回事……
出來混,最重要的是誠信,人無信不立,翻來覆去反復無常之人都走不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