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知道劉裕實力的,只有劉道規一人。
“這事不難辦,我再向阿壽請一道軍令,讓征虜軍府北上御敵。”
劉敬宣有擊俘王恭之功,被司馬道子提拔為淮南太守、寧朔將軍,加上劉牢之的關系,差不多是北府軍中的第二號人物。
劉道規點頭,“那最好不過,這一次總算能名正言順出兵。”
“事不宜遲,我立即返回京口。”劉懷肅也是一個干練之人。
“有勞兄長。”劉道規送他出征虜軍府。
三天后,京口的軍令就下來了,讓征虜軍府北上,主動出擊,牽制燕軍。
劉道規帶著劉懷慎、高珣、劉遵、趙倫之一同去港口迎接兄長劉裕。
江水滔滔,水波浩淼。
劉道規心情也如這滔滔江水一般激蕩洶涌,劉牢之爬上去后,江左的一潭死水被攪動起來,漫天鐵幕撕開一角。
一個新的時代悄然降臨。
劉家能不能一躍而起,全在這一戰中。
等了足足兩個時辰,江面上才飄來一只漕船,船頭插著一個大大的“劉”字”。
半個時辰后,漕船靠岸,劉裕幾人從船頭一躍而下,“阿規,你小子現在出息了!”
后面跟著孟龍符、向靖等人,“阿規果然,不同凡響。”
劉道規笑道:“機緣巧合而已。”
“天下哪有這么多的巧合這么多的機緣?我早就說過,能興旺吾家者,必汝也,慕容垂那老小子縱橫天下五六十載,此番定要讓他知曉江左亦有豪杰!”
劉裕豪氣沖天。
慕容垂十三歲便勇冠三軍,破宇文部,攻高句麗,大戰羯趙,滅冉魏,吞并丁零,力挽狂瀾,擊敗桓溫,復興燕國,可以說打了一輩子的仗。
天下提起他的名號都是恭恭敬敬的。
唯獨劉裕沒有半點懼色。
長風浩浩,船頭的“劉”字旌旗獵獵作響。
船上兩百北府甲士依次下船,盔甲鏗鏘,勢如猛虎。
“兄長好氣魄!”劉道規贊嘆不已。
孟龍符大笑,“我等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慕容垂何足道哉!今日我等兄弟重聚,當浮一大白,一醉方休!”
酒宴早就準備好了。
征虜軍府中下層軍官,列長以上悉數到場。
見到劉道規和劉裕,“唰”的一聲,全都起身,“見過劉司馬!”
“諸位多禮,在江東殺來殺去,無甚意思,此番北上大戰索虜,方是大好男兒!”劉裕氣場十足,完全不在劉道規之下。
此言一出,立即讓眾人敬重起來。
“彭城劉氏豪杰何其多也。”高珣瞄了瞄劉道規,又看了看劉裕,低聲說了一句。
“迎戰索虜!”眾人吼了起來。
前幾次跟隨劉道規北上的士卒,一個個賺的盆滿缽滿,所以這一次一聽到要出兵,整個征虜軍府都沸騰起來。
這年頭的士卒,只有打仗才會有利益,征虜中兵也是北府軍,戰力并不弱。
雖然每月有五百的例錢,但架不住糧食蹭蹭上漲。
人窮了,才愿意玩命……
劉裕當即端起酒碗,“喝!”
“喝!“
一碗酒下肚,氣氛頓時火熱起來,都不需要劉道規介紹,劉裕三言兩語便與眾人熱絡起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