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一場說書,很快就演變成了聲討大會和訴苦大會。
每一個北方南下的家族,幾乎都是一部血淚史。
司馬家的皇權早就威嚴掃地,北府軍和八幢都是流民的后代,對司馬家也沒有什么忌憚的。
士卒們越說越憤怒,為自己的苦難尋找到了一個宣泄口。
司馬家這些年做的惡心事的確太多,早就失去了人心。之所以還能坐在皇位上,是因為士族門閥也爛到了根兒,誰也沒有勇氣收拾河山。
反而誰這種是起了北伐的心思,司馬家就會和士族門閥聯合起來對付他……
劉道規對士卒們的爭論不置可否,只要不在里面謠言惑眾即可,這種爭論能讓士卒們辨別是非。
一連幾日,劉道規說完書后,士卒們都會爭論。
也算是活躍氣氛,提高士氣。
不過這么按兵不動,反而讓對方先著急了。
幾次有騎兵前來突襲,但見到將士們嚴陣以待,也不敢進攻,圍著營壘騎射一陣,就退走了。
到第五天,烏云遮蔽天空,先是春雨連綿,緊接著大雨淅淅瀝瀝的落在荒野之中,河水泛濫,到處都是泥濘。
水霧遮天蔽地。
這幾日都在說兩漢的英雄舊事,士卒們心中都憋著一股火,士氣總算恢復了。
一個個在大雨中站的筆直。
劉道規環視這些年輕而堅毅的臉,心中頓時生出一股豪情壯志,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皆具,慕容隆若是這個時候敢來,不死也要脫層皮。
“走,我帶你們回家。”
“回家咯!”
“慕容隆那老小子最好跟來!”
士卒們踩著泥濘,向東而去。
歸師務遏,兵之在外,人人思歸,當路遏之,必致死戰!
劉道規之所以拖到現在,也是為了養一養士卒們的歸師銳氣。
渡過洙水,大雨漸小,但水霧仍未散去。
剛走了兩個時辰,南北兩面同時有斥候前來稟報,“參軍,敵軍追上來了。”
“來的好!”劉道規聽到這個消息,反而心中一喜,下令士卒慢行,保存體力。
很多老卒已經披上了鐵甲,就等著一場廝殺。
又向東行了一個時辰,雨點淅淅瀝瀝,逐漸變大。
一陣隱隱約約的馬蹄聲夾雜在大雨聲中。
“列陣!”劉道規剛一下令,馬蹄聲卻逐漸消失了。
士卒們稍作休整,脫下盔甲繼續趕路,不到半個時辰,馬蹄聲去而復返。
是我們匆忙披上盔甲,從行軍隊列轉為御敵陣列。
雨幕中,燕軍的身影若隱若現,最近時,只間隔五六十步,十分囂張的大吼大叫:“一個都休想逃走!”
“鄒城已被我軍攻陷,爾等已成孤軍,逃回去也是送死,哈哈哈——”
“放屁,有種過來決一死戰!”
劉遵帶著五十余甲士一邊怒罵,一邊往上沖。
但燕軍騎兵扭頭就走。
劉道規弓箭所剩無幾,沒有命令,士卒們都不敢放,就這么眼睜睜的看著他們逃走。
大雨之中,騎兵速度雖然受到了限制,但也比步卒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