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些城中要遭殃了。
這些北府臺兵下起手來,不比胡人的手段差多少。
北府軍是北方僑民,而城中的百姓是地地道道的江東百姓,即便過去了八十年,兩邊也從未將彼此當成自己人。
北傖、南貉就是這么來的。
所以下起手來,毫不留情。
劉道規走在街巷上,聽到的都是慘叫聲,見到的是一具具剝光了衣服的女尸……
“參軍,我等……不如也……”
趙良之、林舟子幾個老卒一臉羨慕之色。
但見劉道規神色不對,都識相的住嘴了。
劉懷慎安撫他們,“速速占領府庫,里面錢糧隨意取之,只有一條,不可殘害百姓,莫要忘了,你們是劉參軍帶出來的。”
“領命!”
士卒們這才歡天喜地的去了。
燒殺持續到天黑方才停息,北府軍本來就趕了幾天的路,燒殺擄掠也要精力和體力,大部分人都累了。
劉道規帶著士卒駐守東門。
周錚弄了幾頭羊過來,洗剝干凈后,架在火上烤,眨眼就香氣四溢,“唉,這世道……這一場大亂,司馬家也完了。”
他是地地道道的吳興周氏。
劉懷慎割下一個熟肉,遞給劉道規,“慈不掌兵,阿規莫往心上去。”
劉道規不是仁慈,而是莫名的煩躁和郁悶,有種背信棄義的感覺。
這時,城門下一陣嘈雜。
當即就有士卒火把照下,卻是一群群的百姓,有老人也有孩童、婦人,互相攙扶著,睜大眼睛,望著城頭上的“劉”字認旗,紛紛跪了下去。
白日攻城的時候,很多人記下了這面旗幟。
所以現在來找劉道規,這座城池本來就不大……
一旦天亮,城中的這些“王師”養足精神,還會繼續作惡。
“你們好大的膽子!”劉遵厲喝一聲。
“我等走投無路,求將軍放我等一條活路。”
吳儂軟語,聽起來更是悲慘。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士卒們紛紛望向劉道規,眼神中都有一種莫名神色。
跟著劉道規這么久,自然也受到了一些影響,對付胡人一個個爭先恐后,對付江左百姓,難以下手。
劉懷慎低聲道:“私放亂民,只怕衛將軍不會善罷甘休。”
的確,謝琰的架勢,明顯是要將城中百姓當成了報仇雪恨的對象。
“放人。”劉道規低聲道。
劉懷慎道:“阿規想清楚后果否?”
“你不說我不說,誰知道?就算衛將軍知道了,又能如何?”劉道規不是嚇大的,這座城是自己攻下的,降者不殺也自己說出口的。
黑燈瞎火的,查到自己頭上又如何?
手上兩千五百征虜中兵不是擺設。
劉道規對這些士族高門已經徹底失望了,也沒指望他們能拉自己一把,能走到這一步,靠的是下面的士卒。
這場大亂,本來就是建康城中的那些人引發的。
謝琰都如此不堪,更別提其他士族。
“開門。”劉遵帶著士卒打開城門。
一陣陣凄慘的哭聲在夜里響起,出城之后,有人還朝劉道規磕了三個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