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沈氏一門也不得晉室重用。
天師道起兵,江左不少豪強參與其中,沈家自然也不會例外。
這場大亂,江左豪強也是一支重要力量。
不然孫恩掀不起如此大的聲勢。
劉道規道:“原來是名門之后,我派人送你們回鄉如何?”
沈月菡神色黯淡,“家人已經離散,返回鄉土,他日還是會為亂軍所虜,將軍若真憐惜小女子,愿持帚弄瓦,服侍將軍。”
這女子倒是聰慧,天師道只是退走,遲早還會卷土重來。
亂世之中,女人下場凄慘,跟著劉道規至少還能有一碗飯吃。
若是落入北府士卒手中,根本不被當成人對待,尤其是她們這種有些姿色的女子。
“行。“二女容貌上佳,劉道規的確有些動心。
便派人將她們先送回京口劉家,會稽正亂著,軍營之中帶著女人,影響不好,身為主將當以身作則。
連續幾日,劉牢之再沒露面,就連劉敬宣也見著人影。
劉懷肅整日忙里忙外,也見不到人。
不過朝廷的封賞下來了。
謝琰以本官領會稽內史、加督五郡軍事,劉牢之加一個有名無實的前將軍。
三吳八郡,謝琰一人督了七郡,劉牢之只督吳郡,朝廷的心思不言而喻。
會稽內史其實就是會稽太守,一向是司馬家的心腹才能擔當此任。
司馬道子年僅十歲時就被封為瑯琊王,并攝領會稽國,封邑戶口高達五萬九千一百四十戶,也就是說會稽郡的百姓幾乎全都是司馬家的僮仆。
司馬元顯征召“樂屬”,自家的幾十萬人不動,將手伸向三吳八郡其他豪族。
也就不怪人家起兵造反。
而孫恩不攻其他郡縣,專挑會稽郡下手,也算一刀刺在司馬家的要害上,五萬九千多邑戶,一轉眼全都成了“妖賊”……
高衡封左將軍,領魏郡太守,戍石頭,高素升陰陵太守,高雅之升廣陵相。
更讓劉道規想不到的是,高珣也沾到光了,升任廣陵司馬。
朝廷如此提拔高家,明顯是想在北府軍中扶持一股新勢力,以對抗彭城劉氏。
也就是現在內憂外患,劉牢之還有用,所以才相安無事。
不過高氏無論威望、能力比起彭城劉氏都差的太遠,尤其是這一戰中,劉裕和劉道規聲名鵲起,讓彭城劉氏的威望更大。
高家唯一的優勢便是聽話,當初是高衡勸劉牢之背刺王恭,深得司馬元顯信賴。
劉敬宣加驃騎咨議參軍,成了司馬道子的掾吏,征召入建康,成了質子……
而這一戰真正立下功勞的孫無終、何謙、劉軌諸部,只字未提。
劉裕和劉道規兄弟二人,各賞了一百緡錢十匹絹帛,口頭上勉勵了一番,讓兄弟二人再接再厲,為朝廷建功。
劉道規早有預料,朝廷對北府軍一直非常忌憚,作為彭城劉氏,兄弟二人也是朝廷猜忌的對象,升官就別想了。
草草封賞后,便下令各軍歸鎮,只留謝琰鎮守會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