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弘目光閃閃爍爍,都是揣著明白裝糊涂。
身為士族,不可能與劉道規真心結交,劉道規也不會像劉牢之那般,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寄托在別人的仁慈之上。
要劉道規出手也不是不行,拿出實實在在的利益來。
反正完全今日不下令擴軍,其他事情全部免提。
“此事容我思慮一二。”桓弘神色驟變,沒了剛才的親熱勁兒。
“劉毅實力越來越強,還望將軍早日決斷。”劉道規無所謂,反正著急了是他,拖延下去,維持這種斗而不破的局面反而更好一些。
三方勢力,無論哪一方衰敗,另外兩方都會陷入水火不容的局面。
劉道規只需牢牢將兵權掌握在手上即可,他們斗他們的。
手上的實力來自于底層,而非權貴,與桓弘、劉毅的路子不大相同。
“道則啊,這天下已非昔日之天下,你可知曉?”桓弘換了一種口吻,滿臉嚴肅。
背后的意思是說他桓家今非昔比,說不定有一朝一日能取司馬氏而代之,讓劉道規趕緊俯首帖耳,甘心當狗,為他賣命。
“屬下愚昧,沒看出這天下有何不同,還望將軍指點一二。”
劉道規膝蓋太硬,跪不下去,也不想跪,劉道規的夙愿是北伐,而不是給這些士族高門當狗,一個男人只要跪下一次,骨頭便再也硬不起來了……
而且就算桓家今非昔比,但也還沒走到那一步。
“哈哈哈……來日方長。”桓弘笑了起來,全身肥肉亂顫。
“屬下告退。”劉道規拱手一禮,退出堂外。
劉懷慎等候多時,對望一眼,有外人在,都沒有說話。
“參軍回來了。”幾個門衛熱情的打著招呼。
“回來了,諸位兄弟辛苦,這些拿去喝酒。”劉道規隨手甩了一袋錢過去。
“喲,多謝參軍,咱征虜軍府誰不念著參軍的好?”門衛們喜笑顏開。
其中一人低聲道:“幾日前,有五百多人從西邊來,進了將軍府,聽口音是荊州一帶的,一個個人高馬壯的。”
劉道規心中一動,難怪桓弘今日如此硬氣,原來是桓家有人支援來了,這個消息非常重要。
萬一有朝一日征虜軍府有什么風吹草動,這五百桓家精銳忽然暴起,會讓自己措手不及。
如此看來,桓弘除了想對付劉毅,還想重新掌握征虜兵權才是真。
西面,桓玄與殷仲堪、楊佺期遲早有一戰,與司馬家也遲早有一戰,拿到征虜兵權對桓家有利。
“多謝!”
“自從參軍來了之后,我等才吃上一口飽飯。”門衛們滿臉感激之色。
“好兄弟!”劉道規灑了那么多錢下去,全都變成了人心,連將軍府的人都愿意為自己效力,不禁信心大增。
征虜軍府上下的軍心全在自己身上桓弘和劉毅拿什么跟自己斗?
回到自己的衙署,徐長命趕來稟報,“參軍,劉毅派人來,想與參軍見上一面。”
“就說我軍務繁忙,無暇抽身。”劉道規沒將話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