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夠了,他能劫鹽瀆第一次,就能劫第二次!”劉道規一直對此人印象不錯,是個豪杰。
既然是豪杰,就不缺膽色。
這種人物,劉毅駕馭不住,他喜歡結交的是士族名士。
夜晚的廣陵依舊燈火通明,此城不僅是南北要沖,也是運河上的一顆明珠。
隨著吸收的流民越來越多,廣陵城有種畸形的繁華。
而一到夜晚,廣陵便是奴隸販子的天下,運河上布滿了大船小船,船頭既有花枝招展的女人,也有身體強健的奴隸,等待著顧客上門。
而這些大船小船中間,兩艘小漁船連在了一起。
對面漁船上站著幾個彪形大漢,腰間插著出鞘長刀,防備森嚴,兩船靠近,卻不敢上來。
劉道規一個箭步,主動跳上對方的船,學著蒯恩的語氣道:“道友別來無恙。”
“是你!”蒯恩整個人都愣住了,旋即笑了起來,“我早該想到是你,只有你兄弟二人有此膽魄!”
三吳之戰暫時平息,但劉裕的名聲越來越響,尤其是一人追砍千人,都快成為神話。
士卒和百姓口口相傳。
劉道規也跟著沾了些光。
“不知蒯兄有無膽魄?”劉道規也不廢話。
看蒯恩和他身邊人的穿戴,就知道這兩年過的并不好,跟劉毅合作,是要付出代價的。
不過蒯恩卻并沒有回答,“我危難之時,若非劉毅庇護,早被官府抓走,今若叛之,有失忠義,非豪杰所為。”
但他旁邊的人立即不滿道:“劉毅收容我等,乃是有利所圖,都快將我等吃干抹凈,下個月若是拿不出錢來,只怕……”
“對啊,兄長,劉毅已經投奔瑯琊王父子,遲早會出賣我等,我我們的人頭換他一身榮華富貴!”
劉道規還沒怎么勸,他身邊的人卻忍不住,大發牢騷。
難怪這些人一副窮酸樣,原來錢都被劉毅弄走了。
有錢就能聚起人,人多了,也就起了勢,劉毅這兩年實力突飛猛進,跟這筆錢不無關系。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每個人的第一筆錢至關重要。
到現在這筆錢快用完了,他跟劉毅之間的關系也就到頭了。
“本以為道友是性情中人,沒想到猶豫不決,非成事之人,劉毅非汝之主,汝亦非其臣,何談忠義?如若不愿,在下也不勉強,就此告辭。”
劉道規最見不得就是拖泥帶水之人,轉身就要走。
蒯恩還未下定決心,這是談判策略的一種,劉道規十二三歲就在草市上販賣草鞋草席,最擅長討價還價。
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
劉毅只是利用他,并沒有將他當成自己人,畢竟蒯恩犯下的事情太大,兩邊不可能建立互信,一旦查出來,也要跟著受牽連,所以劉毅肯定會留一手,與他保持距離。
而他現在的處境看起來也有些不妙。
利用價值越來越小,捏在手上,反而成了燙手的山芋。
“兄長!”
其他幾人紛紛望向蒯恩。
“大丈夫何必猶猶豫豫?成與不成,一言而決!”劉道規大喝一聲,猶如當頭棒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