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
“桓都督向來仰慕劉都督,些許心意,不成敬意。”桓謙一拍手,隨從們從馬車上抬下一個個箱子。
隨手打開一個,里面不是錦緞,便是黃金。
還有十幾個千嬌百媚的美女,對著劉牢之搔首弄姿,讓周圍的北府士卒們眼神都直了,不停的吞咽著口水。
而桓謙口中的桓都督,自然是兼并荊襄的桓玄,剛剛被朝廷封為都督荊司雍秦梁益寧七州諸軍事、后將軍、荊州刺史、假節。
司馬元顯希望通過的自己的妥協,讓桓玄安心留在西府。
但桓玄比其父桓溫更為激進,剛剛拿下荊襄,便迫不及待的與朝廷明爭暗斗,除了這七州,原本的江州刺史也不想撒手。
“無功不受祿,桓都督此何意?”劉牢之揣著明白裝糊涂。
“并無他意,國家危難,華夏衰亡,北府西府為天下之砥柱,今后當多多親近才是。”桓謙乃桓沖次子,為人方正,頗有才干名望,門蔭入仕,受封宜陽縣侯,任輔國將軍。
在諸桓氏子弟中算是有真才實學之人。
“淝水大戰,北府西府共御氐秦,同氣連枝,桓都督何必如此客氣?”
伸手不打笑臉人,整整二十多箱財貨,即便是劉牢之也忍不住為之動容。
他雖是北府都督,但與這些頂級高門比起來,還是差了許多。
“淝水之戰,天下誰人不知都督神勇?北府西府戮力同心,天下大事皆可一言而決也。”桓謙笑容滿面。
來之前他就知道劉牢之一定會接受桓家的善意。
在戰場上劉牢之固然勇冠三軍所向無敵,但在權謀上,劉牢之毫無城府,輕易被人看穿心思。
當初在王恭麾下也是如此,喜怒形于色,不僅司馬元顯看出他要反,就連王恭的參軍何澹之也看出來了,幾次勸王恭先除掉劉牢之,王恭剛愎自用,沒有采納。
劉牢之仿佛沒聽出桓謙的言外之意,笑道:“天下大事乃朝廷諸公決斷,我為北府都督,位高權重,別無所圖。”
桓謙一愣,快速的掃了他一眼,卻發現他滿臉誠懇,并非虛與委蛇,連忙恭維道:“都督真忠臣也,朝廷能有都督,定能國泰民安。”
話里帶著幾分諷刺的意味,劉牢之背叛王恭,跟忠字完全沾不上邊。
原本以為劉牢之會的野心會更大一些,沒想到他只想一直坐在北府都督位置上……
劉牢之還是沒聽出來,點頭道:“若能如此,實乃社稷之福也。”
旁邊的劉裕神色動了動,但低下頭去,一言不發。
何無忌則是盯著劉牢之,欲言又止,但這個場合,他也不好開口勸阻。
兩人寒暄了一陣,桓謙心滿意足的離去。
劉牢之也心滿意足的撫摸錦緞,錦緞上隱隱有光澤,仿佛十六七歲女人的肌膚,細致綿軟,“竟然是上乘的蜀錦!”
蜀中連年戰亂,蜀錦極為難得,幾乎與黃金等價。
單是從蜀中運至江東,便要經歷千難萬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