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賊最大的倚仗便是水軍。
雖然這一支水軍不是他們的全部,但如果是能擊破他們,便會重挫妖賊的信心。
邢浦,甚至山陰的妖賊都會軍心崩潰。
沒有水軍,再給孫恩一倍的兵力都不是北府軍的對手,劉牢之當世名將,縱橫天下十余載,劉道規和劉裕目前雖然差了一些,但放在江左,也是一等一的將才。
“到底怎么打?你倒是快說啊。”劉遵火急火燎的。
檀道濟望了一眼劉道規,劉道規輕輕一點頭后,他才沉聲道:“火攻!以木筏竹排載上干柴沖過去,圍而燒之!”
簡單粗暴,成功的可能性卻極大。
這種天氣,即便樓船上覆蓋了生牛皮也擋不住成千上百的火筏焚燒。
“你小子腦袋瓜子怎如此好使?”劉遵哈哈大笑。
高珣也欽佩道:“高平檀氏果然非比尋常。”
劉道規也發現檀道濟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將才,年紀輕輕有勇有謀,他日成就不可限量,同一年齡層,能跟他媲美的只有劉鐘。
這個時代,士族高門已然腐朽,但寒門庶族之中,英雄輩出。
“計策既然是你提出來的,就交給你來辦!”劉道規想培養他一把。
“屬下領命!”檀道濟當仁不讓。
江面上那幾十艘戰艦耀武揚威了一陣就退到了南岸,設下水寨,防備劉道規突襲。
這個舉動反而暴露了他們的心虛。
制水權在他們手上,換成劉道規早就殺上北岸了。
其實孫恩也是胸無大志之人,已經揭竿而起,竟然沒出息的給自己封了個“征東將軍”……
連一句造反的口號都沒有,到處燒殺擄掠,跟流寇沒什么區別。
檀道濟連夜帶著青壯上天目山砍伐木頭和竹子,舉著劉道規的旗號,連周圍山民都出來協助,一捆捆木頭竹子從龍溪中順水而下,飄到了良瀆。
不到三日,木竹干草堆積如山。
連老弱婦孺都出來打下手,作著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劉道規算是見識到了人心的力量,青壯們以家戶為單位,編造竹排木筏,勤勤懇懇,任勞任怨。
檀道濟總攬大局,分工明確,七八千人勞作,互相協作,有條不紊。
這么繁重的勞作,劉道規讓李大目從后方弄了些豬羊海魚過來,吃飽喝足才能有力氣干活。
對上面阿諛奉承,士族高門理所當然,從來不會正眼看人,什么時候伺候不周到了,反而得罪了他們。
但對百姓士卒們好,他們也真心實意的對你,哪怕豁出命去也再所不惜。
將心比心,所以劉道規對他們一向非常舍得。
“道則慧眼識珠,檀道濟有大將之才。”高珣贊不絕口。
“咱們京口的大將多了去,只是一直沒有出頭之日,如今天下大亂,讓他們有了用武之地。”劉道規并非信口雌黃。
孟龍符、劉廣之、劉懷慎、劉懷肅、向靖、劉穆之這些人,都是豪杰。
但受制于九品中正制,只能淪落為草莽,混得好的,也就八九品的濁吏,或者給士族當狗。
而如今,京口已經崛起為一股新興勢力。
劉裕和劉道規就是其中的翹楚。
“京口……北府……”高珣若有所思。
到第五天,五百多艘堆滿了干草干柴的小筏藏在蘆葦蕩中。
劉道規派人快馬加鞭趕去余杭,約定今夜進攻。
三吳百姓,自幼在水里面長大,水性比北府軍強太多,很多青壯吃飽了肉羹后,竟然主動請纓,駕船圍殺樓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