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說明兩人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拉近。
“我兄長劉懷慎和舅父趙倫之,還請袁司馬照應一二。”劉道規可以走,但軍戶和鹽瀆走不了
八幢初城,鹽場初見規模,必須有人罩著,劉懷慎和趙倫之不能走。
將他們托付給袁鶴是最好的選擇。
“小事一樁,你走了,這些人定會尋劉毅的麻煩。”袁鶴點頭答應下來。
桓弘不在,出兵手續簡單的不能再簡單。
劉道規上了一份文牘,袁鶴蓋個印章,就算成了。
而朝廷那邊干什么都慢,九月初收到的消息,到了十月中旬,兩千人馬才剛到竹里。
剛到竹里也就罷了,細作傳回的消息,王愉竟然邀請了一干名士,拜訪佛寺,祈求蒼天剿滅妖賊……
王愉這種做派,劉道規心中也就有底了。
朝廷還是那個朝廷,士族高門并未因為危機重重,而做出半分改變,如果徐州刺史是溫詳,劉道規或許還會忌憚三分,但他是流民帥,朝廷必然不會信任。
這些人來廣陵,能不能斗得過劉毅都是問題。
袁鶴快人一步,帶著十幾車的財貨,跑去竹里捧王愉的臭腳,主動拉近關系。
劉道規不禁苦笑,他在這方面也算天賦異稟,不是所有人都能彎得下腰。
袁鶴最厲害之處便是能屈能伸。
不像其他士族眼高于頂,不介意臣服于劉道規這個寒門之下。
高珣卻看不上他,特意跑來提醒:“袁鶴知曉我們的虛實,若投王愉,危害極大,不可不防。”
“他是聰明人,知道誰強誰弱,也會看清形勢,亂世已至,司馬、王、謝、庾,一代不如一代,他們自己都顧不上自己,怎會真心待他?”
劉道規放心的帶著人馬乘船北上,沈月菡、沈月薇、玉奴幾個女眷也跟著一同北上。
沈月菡和玉奴懷上了,留在廣陵不放心。
那些人斗來斗去,沒什么下限,無所不用其極,什么陰損下作的手段都用的出來。
劉家懷上血脈不容易。
收拾妥當,劉毅卻特意派人送了一封密信,還是那些廢話,什么劉家人要團結一心,一致對外,戮力王事,信的最后,竟然是向劉道規借錢……
“娘的,借錢都借到我頭上來了。”劉道規直接一把火將信燒了。
今時今日他已經不是自己的對手,不過這人非常會鉆營,其兄劉邁本來是殷仲堪的掾吏,后投奔了桓玄,頗受重用,升為竟陵太守。
其弟劉藩和族弟劉粹跟著劉牢之討伐妖賊,出生入死,頗得重用。
雖不及劉裕和劉道規在北府軍中的地位,但也是后起之秀。
若不是這兩層關系,劉道規早就動手清理劉毅了。
不過留著他也無所謂,這幾年的接觸,逐漸摸清了他的脾性,也是一個好高騖遠志大才疏之人,幾次反復橫跳,卻沒什么起色。
留著他,能遮人耳目。
而且兩邊也不存在競爭關系,他走的是名士路線,結交的都是士族,劉道規走的是底層路線,收士卒人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