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兩支晉軍并不死戰,燒毀了投石車和云車、撞車后,退入塢堡中。
北面的騎兵也是如此,一擊得手,掉頭就走,絕不戀戰。
慕容紹目眥欲裂,這些晉軍遠比翟魏、西燕精銳難對付,悍不畏死也就罷了,還奇謀百出。
憑借數千人馬,一座塢堡,抵抗了他整整五天!
還折損了他八百鮮卑本部精銳,至于那些雜胡軍和流民軍,死傷不可勝數,不過這些人死再多也無所謂,慕容紹連統計都沒興趣。
東胡部將王晏上前道:“去年大雪,我軍未動,如今敵軍有了防備,北府軍向來強悍,越發難以攻陷,不如按兵不動。”
段氏鮮卑豪帥段速骨道:“聽說陛下去年臥床不起,太子殿下和趙王一意出兵攻打魏國,咱們手上的兵馬,不能耗損在此處。”
慕輿騰也大為贊同,“拿下魯郡又能如何?只會招惹北府軍,他日劉牢之率軍北上,還是守不住,再說陛下也沒讓我們南征,只讓我們威懾晉人,在此地養軍備戰,順便劫掠些糧食和人口。”
燕國兵馬越來越多,河北這幾年叛亂不斷,刀兵四起,田地荒蕪,無以養軍,所以各部自行南下,“募集”糧食。
這是燕軍的老傳統,各部落逐水草而居,哪里有糧食,他們就去哪里。
而魯城的頑強抵抗,卻讓他們望而卻步。
幾年前的淝水之戰和謝玄北伐,讓鮮卑人對北府軍仍心有余悸。
燕國連續滅了翟魏和西燕后,野心大增,馬不停蹄的準備攻打宿敵拓跋珪。
拓跋珪祖母是慕容氏,與慕容垂是舅孫關系,拓跋珪復國時,慕容垂還出兵協助其鏟除獨孤部和賀蘭部,兩邊一直是盟友關系。
但西燕圍攻時,拓跋珪背信棄義,援助慕容永,若不是西燕被快速滅亡,燕國就會面臨腹背受敵的窘境。
如今兩國肩并肩,臉貼著臉,一場大戰不可避免。
王晏道:“陛下身染重病,說不得什么時候就……太原王不可不防啊,趙王一直對你耿耿于懷。”
趙王慕容麟是慕容垂的親生兒子,而慕容紹只是慕容垂的侄兒。
一旦慕容垂駕崩,慕容紹的形勢就微妙起來,他手握重兵,憑其父慕容恪的名聲在河北極有人望。
當初王晏手握十余萬各部胡人,在館陶結壘而守,慕容紹與其兄慕容楷顧身入營,勸說王晏歸燕。
胡人聽說是慕容恪之子前來,高呼:“故太原王之子乃我等之父也!”
十余萬胡人直接歸降燕國。
這種聲望,燕國太子慕容寶、慕容麟拍馬都趕不上。
這些年如果不是慕容垂顧念慕容恪的舊情,慕容紹這一支早就被人擠下去了。
燕國內斗絲毫不弱于江左,而北方諸國,每一次改朝換代都極其危險,動輒身死族滅。
北國以實力為尊,慕容紹手上部眾傷亡太大,會影響以后的地位。
慕容紹一嘆,“然則,道興令我猛攻魯城,令晉軍疲于奔命。”
道興是慕容隆的字,與慕容紹關系還算不錯。
段速骨道:“高陽王要打是他的事,與我等何干?不如虛張聲勢,做做樣子,咱們這次來,是吃肉的,不是來拼命的,既然拖住了魯城,其他事情不用我們多慮。”
其他豪帥也紛紛勸諫,“我軍本就不擅攻城,何必死戰?”
慕容紹掃了一眼眾人,心中的火氣想發又發不出來。
鬧到這種地步也不能完全怪他們,連續猛攻五日,竟然連一座塢堡都沒有拿下來,也就不怪士氣如此低迷,慕容紹也有些泄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