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從北方南下的商賈傳回來消息,燕國正在囤積糧草,召集大軍和青壯,準備大舉對魏國用兵,更沒有多余的糧草送到泗水前線。
在燕國眼中,泗水幾郡只是雞肋而已,慕容垂從來沒對此地上過心,也沒用心治理過。
之所以囤積重兵,不過是虛張聲勢,威懾晉室而已。
燕國的矛頭始終朝著北方,拓跋魏才是他們的腹心之患。
魏國龍興之地代郡,就懸在燕國頭頂上。
拓跋珪這些年南征北戰,同樣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吞并獨孤部、賀蘭部、鐵弗諸部,統一漠南,驅逐柔然、高車、契丹,僅鹿渾海一戰,就大破高車袁紇部,俘獲人口二十余萬,牲畜百萬!
麾下上馬控弦之士多達十萬。
一山不容二虎,慕容垂若是不攻拓跋珪,用不上幾年,拓跋珪一定會南下。
而幾年后,拓跋珪正值盛年,慕容垂都七十多了,在不在都是問題。
慕容垂這一輩子南征北戰,國內卻沒怎么好好打理,各種問題已初見端倪……
高平郡。
百余騎兵風塵仆仆自北面而來,進入城中。
“陛下詔令,高陽王率本部精銳人馬北上,從征拓跋小兒!”
慕容隆接到詔令后,有些發愣。
眼下還在與北府軍對峙,麾下精銳人馬若是北上,只怕高平郡沒了。
但慕容垂的詔令違抗不得,軍情緊急,慕容隆也知道北面的拓跋珪才是大患。
如果慕容垂忽然駕崩,燕國必定大亂,到時候連出兵一戰的機會都沒有。
燕國這些年之所以南征北戰,并不完全是因為慕容垂窮兵黷武,而是通過大戰解決外部威脅,同時維持內部的穩定。
“你這一走,泗水怎么辦?”慕容宙臉色一沉。
詔令上沒有他的名字,自從大野澤戰敗后,他在燕國的地位一落千丈。
泗水一片,全靠慕容隆主持大局。
“只能交給你與平幼,實在不行,退回滑臺,讓平幼頂在前面!只需守住東平、濮陽一線即可,待我軍滅了拓跋小兒,再揮師南下!”
慕容隆心不在焉,此時此刻他更關注的是燕國朝堂。
滅亡西燕剛剛一年,便立即揮師北上,明顯是太子慕容寶和慕容麟試圖建立威信,進而染指兵權。
“然此次出兵并非陛下,而是太子、趙王等人……”
沒有慕容垂,慕容宙心中沒底氣。
“不是還有范陽王和我么?兗州可有可無,本就是晉人土地,河北才是我們的故地,不容有失,如今秦主新立,晉國內亂,正是出手滅魏良機,這一戰乃是國運,當全力以赴,拿下魏國,天下大勢可定也,幾座泗水小城,無足輕重,得之不足守,失之不足惜!”
慕容隆早就預感高平守不住,所以才將百姓遷至滑臺。
這幾年若不是江東內亂,燕軍早就退了。
如今伐魏之戰,對燕國的重要性遠遠大于泗水幾郡。
慕容垂也是全力以赴,除了不能親征,幾乎派上所有精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