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仇得報,劉道規帶著俘虜返回任城。
其實北面還有很多城池空虛,尤其是大野澤之南,慕容垂崛起也就這么幾年,重心都在黃河以北。
黃河以南除了滑臺、濮陽等戰略要地,其他地方基本沒怎么治理。
不過劉道規更沒有精力治理這些地方,手上就這么點人馬,連魯郡和蘭陵都填不滿,還有新拿下任城、高平二郡五縣。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只能作為屯墾之地。
沒辦法,如今天下除了江東,到處都缺人口。
就連江東經歷了妖賊之亂后,也元氣大傷,人口凋零。
返回任城后,劉道規先是祭拜劉黑羆和當初陣亡在平陽的兄弟,爾后升毛德祖為騎兵督護,鎮守瑕丘,劉廣之為司馬,鎮魯城,劉鐘水軍都護,鎮高平,王元德為長史,鎮任城。
劉遵取代王元德,為虎賁督護。
孟廣之升校尉,主管斥候營。
徐長命、茍忠等人也跟著升了一級。
帳下督的職位還是給王仲德留著,吃一塹長一智,他本就是將才,不能一桿子將別人打死。
幾次大戰,個人斬敵超過二十人者,升為虎賁。
虎賁名額瞬間增長至五百二十一人,其中有三十三人是從奴隸和青壯中提拔的,很多奴隸原本就是翟魏軍和燕軍俘虜,也是廝殺了一輩子。
在魏軍和燕軍中很難有出頭之日,但劉道規賞罰分明,所有人都有晉升之途。
如今控制了泗水中上游,將近九座城池,手上的兵力捉襟見肘。
劉道規再次下達征兵令,不僅是蘭陵和魯郡,讓高珣和劉鐘去彭城、下邳招募勇士。
這一戰,基本擊潰了燕軍在泗水一線的所有人馬,可謂威名遠揚,彭城聚集著大量流民,劉道規祖籍也在此地,不怕沒人來。
晉室雖然稀爛,但好處也有,基本放開了兵權,只要你有錢糧有聲望,便可以自行招募部曲。
劉道規現在又是在淮泗,朝廷巴不得有人頂在前面,作為淮南的屏障。
劉道規讓戴耆之寫了一道請功的奏折。
這廝知道劉道規不殺他后,頂著蘭陵太守的職位混吃混喝,還娶了三個小妾,日子過的別提多舒服了。
不過劉道規看到請功奏折后,有些傻眼了。
“前后擊破索虜二十萬,斬慕輿騰、平幼、王晏以下七萬,拓地千里,索虜破膽,兩股戰戰,望風而靡,一雪枋頭之恥,直追淝水之勝……劉太守實乃當世衛、霍也……”
“二十萬?還斬殺七萬?你也不怕風大閃的舌頭。”劉道規就沒見過這么離譜的。
戴耆之捋了捋胡須,滿臉得意,“太守有所不知,朝廷就這風氣,知道為何前次平陽之戰,大破慕容隆慕容宙,朝廷沒有賞賜么?”
“為何?”劉道規還真不知道。
“就是因為沒人請功,朝廷不在乎,這一次破敵二十萬,朝廷至少要賞個名號將軍,北中郎將。”
魏晉時,東西南北四中郎將都是重職,其權力可以與一方都督相抗,或領刺史,或持節,銀印青綬,秩比二千石,為第四品武官。
“行了,你就別吹了。”劉道規越聽越離譜。
以前是對手的時候,戴耆之老成持重,如今風水輪流轉,逐漸暴露本性,阿諛奉承是一把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