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拓跋珪的運氣,太逆天了吧?”劉道規讀完細作在鄴城收集的情報,忍不住感嘆。
燕軍氣勢洶洶的拿下平城,拓跋珪都準備棄城而走,沒想到慕容垂卻在參合陂病倒了。
大軍退回上谷郡,慕容垂也生死不知,但他今年年滿七十,估計很難撐過這一次。
“慕容垂一死,燕國必然內亂,我軍或可北上,收復兗豫!”王元德又來了精神,時刻不忘北伐。
黃河以南四州,司豫兗青,司州還在晉室手中,豫、兗一半在燕國手上,青州在辟閭渾手上,名義上臣服于晉室,實則割據自立。
“收復兗州的時機的確成熟,再不濟也要拿下濟北。”劉道規指著輿圖。
濟水與桓公瀆相連,桓公瀆與泗水相連,己方的水軍優勢能抵消北方的騎兵優勢。
不過還是那個問題,想從泗水流域擴張至濟水,需要大量人口,不然無法將占領的土地城池轉化為收益,還會變成負擔。
濟水兩岸倒是有不少流民帥和豪族的塢堡,但想要他們交出人口,只能兵戎相見。
一旦動手,劉道規在北方的風評就會變差。
畢竟這些塢堡名義上心向晉室,在北方抵御胡人,收容流民,有一定的功績。
不過有棗沒棗,先打上三桿子再說。
濟水流域也并非全是流民帥和豪族,還有不少胡族,以及燕軍,而一旦北方大亂,勢必會有大量流民南下,到時候濟北就是前哨站。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定下進取濟北之策,整個軍府都動起來,細作和商賈紛紛北上,打探燕軍的部署,結交濟北的流民帥。
糧草、軍械、戰船也在往魯郡集中。
趁著春耕結束,青壯們打造各種攻城器械。
騎兵、水軍、步軍每隔兩日,便訓練一次攻城戰法。
劉道規打了這么多場仗,都是野戰居多,南下瑕丘、任城,靠的是熬,正面攻城沒有多少經驗。
這年頭動輒一個塢堡守上幾個月,一座城池守上幾年。
三國時,一座合肥城,擋住了東吳六次大規模北伐,每次城中只有數千人,而吳軍十萬以上。
一座陳倉城,郝昭一千魏軍擋住諸葛武侯三萬大軍。
好在麾下的北府老卒熟門熟路,掘地、斷水、投石車、撞車、云梯。
無論如何,北府軍的攻城守城能力必然強于鮮卑人,因為這些城池大多都是華夏百姓建造的,胡人游牧,居無定所。
到六月,北方傳來驚天消息,慕容垂終于還是沒扛過去,病逝于上谷沮陽,終年七十歲。
慕容寶即位,大赦境內囚犯。
安葬慕容垂后的第一件事,便與慕容麟一起逼死段元妃,原因是當初段元妃認為慕容寶優柔寡斷,慕容麟奸詐,建議立遼西王慕容農和高陽王慕容隆。
一直被慕容寶記恨。
但段元妃并非尋常妃子,出身段氏鮮卑,其妹段季妃嫁給慕容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