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天氣,消息傳遞的慢,行軍也慢。
泰山郡并非無主之地,燕國泰山太守慕容通手上還有近萬人馬,雖然都是一些翟魏降軍,但若是死守城池,想攻下來也沒那么容易。
果然,五日之后,前方消息傳回,劉廣之攻勢并不順利。
燕軍死守城池。
但辟閭渾卻兵出萊蕪,向南攻陷蓋縣,東平陽豪族張齊舉城歸降。
泰山郡在地域上更靠近青州,號稱齊南天險的穆陵關正在臨朐境內,辟閭渾對這些區域有天然的優勢。
三天之后,高珣和戴耆之回來了。
高珣道:“辟閭渾說他并無侵吞泰山郡的意思,愿意兩家和好,共同抵御索虜,可以歸還蓋縣和東平陽,不過萊蕪是青州門戶,讓將軍包涵。”
戴耆之捋了捋他的兩撇老鼠須,“將軍屢次大破燕軍,辟閭渾極為忌憚,占據萊蕪是怕將軍攻他。”
泗水就在青州旁邊,這些年南面蒸蒸日上,不可避免的引起了辟閭渾警覺。
之前的大野澤之戰、泗水之戰、瑕丘之戰,都在辟閭渾眼皮子底下發生,他不可能裝作沒看見。
對方這么好說話,讓劉道規省心不少。
眼下局面,其實是對方強,己方弱。
辟閭渾當年能抵御慕容紹,實力不俗,而且還是青州的豪族,根基穩固,劉道規有自知之明,目前沒有解決他們的實力。
“一個萊蕪而已,他要就給他。”劉道規無所謂。
與辟閭渾結盟,好處非常大,少了來自東北面的威脅,能將精力集中起來,用在中原的兗豫二州上。
戴耆之陰惻惻道:“屬下一路見聞,青州人口繁盛,不下百萬,商賈云集,錢糧遍地,青州沃野千里,北有大河為塹,西南有泰山為屏,此立業之地也,可比之于關中,辟閭渾素來暗弱,非成事之人,將軍何不早做準備?”
劉道規一愣,這廝……果然一肚子壞水。
人家主動求和,他卻圖謀別人的地盤。
不過話又說回來,劉道規的確心動不已,淮泗固然是一塊好地方,但問題是劉道規寒門出身,根基薄弱,又夾在南北之間,無險可守。
泗水和大野澤都算不上天塹,胡人統一北方,隨時可以南下。
如果能吞下青州,便能一飛沖天。
一百多萬的人口……
高珣卻一盆冷水潑下來,“廣固城高池深,辟閭渾麾下精兵兩萬,軍戶五萬,糧草軍械充足,短期內,我軍絕不是對手,且我軍擅自攻打青州,朝廷定不會坐視,辟閭渾是朝廷的幽州刺史,將軍素來以驅除胡虜回復河山為己任,今不罰胡人,而自相殘殺,必令有志之士心寒。”
名不正則言不順。
劉道規現在的實力還沒有大到漠視大義名分的地步。
去年才拿下高平、任城兩郡,今年收復濟陰、東平、山陽,膨脹的太快了。
很多地方都無力經營,現在又去招惹辟閭渾,實在是不明智之舉。
劉道規冷靜下來,“高兄所言甚是,北伐大計,絕不貪功冒進。”
高珣道:“江左將有劇變,妖賊肆虐于東,桓氏虎視于西,匡扶社稷,拯救黎民于水火方是正途。”
普天之下,人口最多錢糧最廣的還是江左。
劉道規根基在北府,想要成大事,還是要望向南面,汲取更多的資源,不然僅憑一個淮泗,根本無法與北方胡人抗衡。
就像魏國,他的根基在漠南,汲取草原諸部的人力物力,南下與燕國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