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一切都朝著劉道規的預料發展。
魏燕秦,北方胡國,沒有反叛才是怪事。
姚興現在是處處漏風,洛陽攻不下,士卒疲憊,后方開始不穩。
“秦軍為何還不退?”劉懷慎疑惑道。
“他不退,那咱們就進一步,洛陽城下見個真章。”
手上的人馬多了,己方糧草也開始出現問題。
趁著現在士氣高昂,劉道規干脆將大軍領過去,碰一碰。
剛要下令,斥候飛奔來報,“稟將軍,姚興東進,奔我軍而來!”
“什么?”劉遵愣住了。
劉懷慎也是滿臉不解之色,“莫非他要與我們決一死戰?”
姚興這個舉動太出于常理,君子不立危墻之下,如果交戰不利,就會面臨兩面夾擊的窘境。
關中混戰,姚興勝出,并非有勇無謀之輩。
“他敢來,我們還不敢戰嗎?傳令,全軍戒備,派人向洛陽和金鏞傳信,讓他們先按兵不動,切不可輕出,等我軍令,再一同反擊。”
劉道規只需堅守不出,姚興必敗無疑!
“領命!”眾將紛紛拱手,滿臉亢奮,這一路走來,也算屢戰屢勝,銳氣正盛。
“若能擒殺姚興,便是滔天之功!”劉遵哈哈大笑。
劉道規斜了他一眼,事情若是這么簡單就好了。
不過現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一天,兩天,三天,姚興行軍異常緩慢,貼著洛水之南行軍。
至偃師時,忽然南下伊闕。
這個舉動讓劉道規更加疑惑了,伊闕之南是襄城郡和南陽,是桓玄的地盤。
不過很快就有了消息,南雍州流民帥韋華、夏侯軌、龐眺等人率領襄陽兩萬多人叛晉投秦,殺奔襄城郡而來。
姚興率五萬大軍出伊闕,南下接應。
閭丘羨和鄧啟方之前大敗,葬送了豫州的守備力量,漢水以北正是兵力空虛之時。
而南陽郡和襄城郡與弘農郡相接,韋華、夏侯軌、龐眺等人的投降,非但葬送了這兩郡,連襄陽都岌岌可危。
韋氏京兆大族,龐氏是隴西豪族,與姚秦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姚萇能在關中立國,本就得到了關中士族豪強的支持。
比起洛陽,襄陽的價值更大。
若是落入姚興之手,相當姚秦一腳踩住了江東的脖頸……
“姚興果然狡詐。”劉道規沒想到姚興的目標根本不是自己。
如今桓玄正在與司馬元顯對壘,兵力都集中在長江下游,大戰一觸即發,暫時顧不上襄陽。
劉遵道:“那咱們追不追?”
劉懷慎道:“怎么追?伊闕在別人手上,我們根本過不去。”
劉道規想了想,南面誰勝誰敗,其實都無所謂,但如果姚興拿下了南陽和襄陽,形勢就大大不妙了。
北府的根基在京口,門戶其實在彭城。
西府根基在江陵,但門戶卻在襄陽。
襄陽周圍是北方流民的大本營,人口極多,桓溫當年就是在襄陽起的家。
“軍府精銳隨我從潁川郡繞行南下,跟在姚興后面,不能讓他們這么輕易拿下南陽和襄陽。”劉道規平復心情。
這年頭叛來叛去的,再正常不過。
姚興南下,洛陽之圍解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