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只要劉道規和劉裕沒有殺回京口,威脅就不大。
桓玄的謀略不差,知道問題的根本在哪兒。
沒有劉道規和劉裕,北府就不是北府。
“傳書廣陵,令劉毅孟昶拖住皇甫敷,待我擊破慕容德,與沈慶之、毛德祖、劉廣之諸軍匯合,再一同南下,圍剿皇甫敷!”
劉道規目光落在輿圖上的廣陵。
南面北面戰火紛飛,廣陵卻沒人管了……
劉毅和孟昶聯手誘殺了桓弘后,廣陵城中的萬余兵馬全部被他們掌控,加上其麾下魯宗之、趙恢等流民帥的人馬,至少一萬五千人馬。
他本就是廣陵地頭蛇,若肯出力,拖住皇甫敷應該不難。
北府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劉毅的長兄劉邁被桓玄殺害,兩邊水火不容。
孟干之立即派斥候南下,向劉毅求援。
劉道規提兵北上,留高珣一千三百人馬鎮守壽春。
“報,燕軍騎兵分成兩部,一部躥入魯郡境內,一部躥入高平!”斥候送來最壞的消息。
劉道規想跟慕容德決戰,但慕容德卻不愿意。
他有騎兵,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掌握戰爭優先權。
慕容德打了一輩子的仗,自然也知道劉道規最在意什么,他根本不需要決戰,只要這么耗下去,讓桓玄從容布置,就能獲勝。
“傳令兗州全境戒嚴,堅壁清野!”劉道規也調整心境。
越是這種時候越不能慌。
這辦法雖然笨一些,但只要人保住了,以后再卷土重來便是。
幸好當年與后燕對壘,高平、魯郡修建了大量塢堡,各種抵御騎兵的工事完備,折沖府也起到了關鍵作用,勉強擋住燕軍騎兵。
北面剛穩住了,南面又出了幺蛾子。
劉毅倒是出兵了,卻根本不是皇甫敷的對手,一個照面就被擊退,縮回廣陵。
劉道規都懷疑他是出工不出力,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連拖住別人都辦不到……
劉毅這廝以前心眼就多,自恃破落士族的身份,看不上劉道規。
他還特意快馬傳書過來請罪,說是他手上的人馬還未歸心,都不肯出力,不是皇甫敷的對手,讓劉道規“諒解一二”,還說北面之事只能靠自己兄弟二人,他回去看顧京口……
廣陵城中歸降的兵馬或許不堪重用,但他自己的部曲,魯宗之、趙恢的流民軍也有四五千人,只要跟在皇甫敷后面,他就不敢肆意妄為……
劉毅退走,皇甫敷便沒了束縛,繼續北上。
而北面慕容德的騎兵在魯郡和高平占不到便宜,又合軍擊破檀道濟所部,竄入泰山郡。
劉廣之、毛德祖、沈慶之、蕭承之跟在后面疲于奔命。
幾路兵馬大的也就五千步卒,小的一兩千人馬。
慕容德足足兩萬精騎,根本攔不住他。
劉道規率軍北上,進入彭城與王元德、劉遵、劉鐘三部匯合。
王元德道:“慕容德并無死戰之心,就是為了拖住我軍,疲憊我軍!”
劉遵罵罵咧咧,“這條老狗若是落入我手中,定扒皮抽骨!”
劉鐘目光一閃,“既然慕容德殺入泰山郡,都督當速速南下,渡江入京口,主持北府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