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之人成熟的也快,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子嗣都是強大助力。
“文韜當以武略濟之,我彭城劉氏以武立宗,武事亦不可荒廢。”
劉義興略有些懊惱:“兒雖苦練,卻始終不及兄長。”
長子劉義武,出自沈月菡,吳興沈氏的人一個比一個能打,近的有沈慶之,遠的有沈田子、沈林子。
劉義武自幼被沈氏姐妹教導,在廝殺上頗有天賦。
不過五個兒子中,也就這兩個兒子有出息,其他三個都是中人之姿。
“武藝會就行,不必精通,將來也用不著你沖鋒陷陣。”
“是。”
劉義興在劉道規面前恭敬的有些疏遠。
不過父子兩人常年不在一起,有些生疏在所難免。
這時候軍吏快步趕來,“將軍,建康戰報!”
“快快呈來。”劉道規等的就是這個。
西面的譙蜀和桓氏有王鎮惡擋住,問題不大,北面的姚興現在自顧不暇,那一萬步騎只是虛張聲勢。
威脅最大的是妖賊,十四萬人馬水陸并進,何無忌戰死,劉毅接連失守豫州、尋陽、桑落洲,妖賊順江而下,直撲建康。
這道戰報跌宕起伏,劉裕迎戰妖賊并非一帆風順。
盧循先以艦船二十余艘,猛攻石頭柵,劉裕命北府精銳以“神弩”射之,燒毀一半艦船,賊軍不得入。
攻柵失敗后,盧循在秦淮河南岸設伏,命兩萬老弱登舟駛向北面白石壘,佯作進攻之態。
這么大一股兵力,劉裕不知虛實,引一千精銳北上迎戰,命參軍徐赤特、沈林子堅守南岸。
劉裕一走,徐道覆與荀林便率一萬精銳猛攻南岸,進兵張侯橋。
徐赤特輕敵,引兵出壘,中了徐道覆的埋伏,五百精銳死傷殆盡,徐赤特一人殺出重圍,逃回石頭柵。
妖賊火燒查浦壘。
幸虧沈林子死戰,朱超石、朱齡石兄弟出兵迎接,沈田子和孟龍符的三千騎兵及時趕到,方才合力擊退妖賊。
劉裕回軍,立斬徐赤特,隨后又處斬魏詠之之弟淮南太守魏順之,罷免魏詠之青州刺史、散騎常侍之之職。
一時間三軍肅然,內外震懾,建康諸軍莫不敢用命。
整體上打的有來有回,沈田子和孟龍符的騎兵加入,形勢逐漸對劉裕有利。
不過妖賊控制長江,有制水權,劉裕只能被動防守,無法徹底擊敗這支妖賊。
盧循攻打建康失利,轉道劫掠南面的丹陽郡。
戰局進入對峙狀態。
“可以出兵了。”劉道規感覺火候差不多了,便召集眾將,商議出兵討賊之事。
封愷道:“妖賊傾巢而出,可派精銳自長沙而下,攻占廣州,斷妖賊巢穴!”
劉道規搖頭:“士卒本就疲憊,自襄陽南下入廣州,長途跋涉,進入嶺南,戰力降低一半,而且這個季節,嶺南濕熱,必生疫病,我軍大部是北人,不習嶺南水土。”
這時代的嶺南窮山惡水,流放過去的罪人,往往九死一生。
仗不是這么打的,如果走海路還可以考慮一二,走陸路,風險太大。
段宏道:“我軍直接東下,只要攻破尋陽,便可截斷賊軍后路。”
傅弘之也贊許道:“不錯,何必舍近求遠,先攻占尋陽,妖賊必定大亂。”
其實妖賊最擅長的是流竄,攻破了尋陽對他們影響也不大。
大不了他們重新從丹陽郡流竄到三吳八郡。
劉道規想的是如何一戰滅掉妖賊。
自孫恩起兵以來,妖賊禍亂天下將近十年,屢戰屢敗,卻又屢敗屢戰,幾次死灰復燃,每一次卷土重來,江左都要經受一次兵災。
如果竄入三吳八郡,這兩年的土斷成果就將付之東流。
這時孟干之在堂外道:“報,車騎將軍信至。”
劉道規令人取來,打開一看,竟然是讓自己不要出兵東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