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官在上,尸解登仙!”
一些披著黃帔的道眾在軍中大聲高呼,周圍士卒立即雙眼血紅,前仆后繼的涌了上來。
那種悍不畏死的氣勢,完全不弱于百戰老卒。
迎著密集的箭雨,瘋狂往前沖。
有人身中數箭,腸子都流出來了,還要一步一步向前,有人被重箭釘在地上,卻掙扎著要起來繼續廝殺……
“起!”傅弘之絲毫不亂,令旗搖動,前陣士卒紛紛挺起長矟。
論武勇,傅弘之或許不如沈田子、孟龍符這些猛將,但論指揮能力,傅弘之遠遠強于他們。
所以西府諸將中,劉道規最看重此人。
上有所好,下必從焉。
劉裕是萬人敵,勢如猛虎,所以他麾下都是一些勇猛無畏的猛將,劉道規麾下智勇雙全之將居多。
毛德祖、王鎮惡、沈慶之、蕭承之無不如此。
近距離格殺比弓箭遠射更為慘烈,兩邊互相攅刺的陣線,仿佛一條裂開的大口,綿延三里,不斷吞噬著雙方將士的血肉。
眨眼間,血霧就彌漫了戰場,將所有人的身影籠蓋其間。
妖賊兵力是虎衛軍的五倍之多,又是在平原上激戰,逐漸占據一些優勢,一條條人命直接往上撲,從東面里不斷擠壓虎衛軍的陣腳。
這種規模的大戰,陣腳若是被挫動,就像長堤被洪水沖塌一角,后果不堪設想。
妖賊大軍中亦不乏能征善戰者,看出虎衛軍右翼吃緊,將僅有的千余騎兵調了過來,迎著長矟往前沖。
準備以血肉之軀撕開一個缺口。
“右翼危矣,可派騎兵支援。”封愷比劉道規還著急。
渤海封氏將全部身家押在劉道規身上,而這一戰不僅關系到荊襄的安危,更是關乎劉道規在朝廷的地位。
權謀永遠取決于實力。
劉道規掃了一眼妖賊的中陣,那六千七精銳甲士一直沒有投入戰場。
兩軍對壘,有時候跟賭博相似,底牌不能輕易用。
西面地平線上,一支百余人的斥候若隱若現。
譙蜀和桓氏的五萬人馬一如既往的謹慎,沒有出現在戰場上。
不想猜就知道他們想坐山觀虎斗。
“慌什么?虎衛軍還未使出全力。”劉道規云淡風輕。
嚴格意義上,這是虎衛軍的第一戰,暴露出一些不足也在情理之中,不過劉道規相信士卒們在生死存亡之際,會摒棄地域歧視,抱成一團。
妖賊的兵力逐漸傾向于右翼,甚至連那六七千精銳甲士也調了過去。
就在形勢越發危急的時候,傅弘之大吼一聲:“車陣!”
一千多輛弩車從后陣推了出來,王仲德率兩千甲士護衛左右,身中三箭,血戰在前。
弩車和甲士如同一把長劍,自西北向東南,橫穿戰場,車上萬弩齊發,將妖賊分割開來。
不過妖賊的精銳甲士亦血戰不退,前仆后繼的涌了上來,掀翻弩車。
廝殺極為慘烈。
妖賊在戰場上展現出來的決心和斗志,完全是一支勁旅,難怪何無忌戰死,劉毅望風而退。
盧循和徐道覆兩人接掌天師道后,比孫恩時期更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