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原本也屬于禁軍,不過監督的權責要多些,錦衣軍一樣屬于禁軍,只是監督的權責少了些,保留了更多的軍隊屬性。
京營四軍,每軍額員三萬,合計十二萬。
錦衣衛額員兩萬。
每年的軍餉需要近兩百萬兩銀子,還有軍中維持,馬匹騾驢的照料,軍備維護等費用,一年怎么也得要個二三百萬兩銀子。
如果打仗的話,需要的費用更高。
今年的軍餉只能發下不到五十萬兩,不到實際需要的兩成。
還有前番京營南下平倭的犒賞,以往抗倭犧牲將士的撫恤等等,不到五十萬兩銀子,還不夠這些費用,這就是兵部的難處。
京營關乎京城的安危,也只能如此,更不提邊關。
邊關再重要也不在眼前。
兵部的冊子上呈給內閣,內閣首輔周道豐呈給太上皇過目。
太上皇粗略的翻了翻,停留在一頁,突然笑出聲,“好一個張吉甫。”又喊道:“周道豐。”
周道豐起身過去。
不等周道豐說話,太上皇笑道:“你教的好徒弟啊,不比你差絲毫。”
在太上皇的道房。
兵部的冊子攤開在臺面,周道豐恭敬的上去看。
冊子攤開的內容關于東軍。
東軍的本部、左路、右路各處的調撥目錄和糧草支出預計。
其中左路竟然要持平本部了。
然后是右路。
右路一大半的軍餉糧草要下發給王信部。
張吉甫入京后,并無過多拜訪周府,包括兵部上的事務也很少與內閣協商,師徒兩人反而比尋常人都要生分些,但是周道豐一眼看出張吉甫的心意。
如果自己沒料錯。
第一道是給太上皇畫叉的。
第二道是給太上皇畫勾的。
得罪朱偉,好人讓太上皇來做。
拉攏王信才是他的本意。
這是他想要的刀。
張吉甫安排如此周道,周道豐也無話可說。
太上皇提起筆。
連續畫了兩個叉,周道豐這才有些錯愕,不知道太上皇的心思,倒也沒有驚慌,太上皇的心思,向來沒人可以猜得透。
“王信此人。”
太上皇一臉高深莫測,笑言:“如果只這么去用,頗有些可惜。”
周道豐沒有跟上太上皇的思路,全然摸不著頭腦,于是一言不發,等著太上皇的旨意即可。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