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如喝水不忘挖井人。
喝水的人很幸福,可挖井的人就很苦了,這就是大道,圣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那前人不挖井行不行,也不行,后人得渴死。
所以有句話最為合適——解決問題要從實際出發。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沒有。
相反勛貴的問題反而是放在后面,為了保障軍隊的存續,就需要將領抬頭看路的本事,所以一個合格的管理者是需要具備一定能力的。
猶如岳飛。
普通人看到的問題,他難道看不到?
他只是選擇了一條對國家對百姓最好,而不是對自己有利的選擇而已,他也不想死,可他面對昏君奸臣,沒有了其他的選擇。
其他的選擇,必然會對國家和百姓帶來更大的災害,因此含淚選擇舍生取義。
而不是有些人說的他愚忠。
所以王信一直認為自己不如岳飛。
也正是如此,王信一直把岳飛和戚繼光當做自己最崇拜的人,崇拜的是這股精神,你可以做不到,但是你要明白這是最偉大的精神。
那么守備的解釋,在王信的心里就是能力不足的問題。
能者上,庸者下。
能做到這樣地步的國家,古今中外幾千年也沒有幾個,王信感覺自己也很難做到,所以才沒有指責,而是接受了守備的理由。
吳士功接觸了新來的將軍半日,雖然年輕,卻性格沉穩,待人有度,吳士功暗自點頭,對這位游擊將軍的印象還不錯。
了解了自己的防區,可謂到處是漏洞。
王信也沒有太多的辦法,難怪代州的大戶和官員著急,畢竟看得見問題的人,連普通人也不少,不過看得見問題,不代表能解決問題。
看得見問題,又能解決問題,這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區區不才。
剛好是人才。
王信笑了笑,很快把自己的防線開始整合。
自己升任游擊將軍,原本有六個名額,新的屬下達到忠心耿耿之后,就會獎勵一個,所以總計有了十二個名額,原來的屬下們已經過了一遍,現在到了大同,十二個名額雖然不能含括所有將領,卻也能把自己看得順眼的人過一遍。
是表面說好話,又或者不會表達自己,等等形形色色的人,沒人能瞞過自己。
當然,初步的接觸,不可能有很好的提升,這一段時日的接觸,也是讓屬下們了解自己,自己也提出要求,互相磨合的過程。
把那些口是心非的人排除在外,已經很完美了。
百余里的邊關兵堡,大概剩余七八百人,這七八百人,王信一股腦撤掉了,只挑選剩下的一百多人,至于兵部在冊的將領,一部分招攬,一部分空置。
被空置的將領也不知道自己被空置,王信也會說好話,互相哄著嘛,然后從代州重新招募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