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也為淘汰的幾百老弱,尋找吃飯的地方,一股腦送給大戶們,大戶們捏著鼻子接受了,家里多了些廉價的長工,可惜年齡大了點。
還有一些少年兵,少年兵留下,全部丟給陳老教頭那里。
才來到雁門關十日,干凈利落。
雁門關的舉動,許多人在關注,兩百里開外的大同城,節堂里坐在案幾后的一個胖子,聽完手下送來的消息,瞇起了眼睛。
“這人想干什么?”
“新官上任三把火。”一個高個子,手指關節粗大的將領不以為然的笑道,“不過屬下很好奇,他才來雁門關幾天就如此用人,他憑什么?恐怕對下面的人都不熟悉吧。”
馮胖子點點頭,認可屬下的話。
新官上任三把火,誰都懂得道理,所以新來的雁門關主將大動防線,上頭就算不滿,也不會表達出來,而且還會支持。
可這三把火燒了,再想有所調動,上頭不會輕易答應了,不可能任由官員去折騰。
新官的優勢就是這三把火,用完了就沒了。
所以聰明人只會借助三把火的威勢,引而不發的去壓服手下的人,掌握了局面后,甚至不會動用三把火,更會獲得上頭的認可。
相反,如果提早動用三把火,后來發現自己用錯了,再想使用也沒了。
所以穩妥的人,一定會等摸清楚形勢后,摸清楚了屬下人心,有了相信的人等,才會決定動不動用三把火。
“此人年紀輕輕已成為游擊將軍,關系深厚,意氣奮發,年輕得志,倒也不奇怪。”旁邊的幕僚分析道,提出了想法:“既如此,是否先不動此人?以免朝廷猜疑。”
馮庸搖了搖頭拒絕,“不管他是誰,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先捏在手里頭,要是能聽話嘛,再留他不遲。”
多年來的老路數。
聽話的將領就控制住留下,不聽話的將領就送去前線害掉。
幕僚提醒道:“主公在朝廷的名聲越發不好,如不能加以改善,扭轉名聲,恐怕朝廷會對付主公。”
既然那年輕人昏庸,那就留著嘛,非要控制在手里,年輕氣盛,很有可能反抗,畢竟是京營的游擊將軍,萬一死在了大同,只怕朝廷忍不了。
幕僚說出自己的擔憂。
“哈哈哈。”
“朝廷忍不了的事情多了去,大戶不交稅,朝廷都能忍,咱們這些為朝廷守邊的苦哈哈軍漢,不過是不想有麻煩而已,朝廷為何就不能忍,不敢欺負大戶,敢欺負咱們?”
那高個子武將桀桀大笑。
如此猖獗,馮庸卻露出夸贊之色。
大同上下的將領,誰不是只認得自己,不認得朝廷。當然要跋扈才好,那些謹守朝廷規矩的將領,送去前線好了,死光最好。
幕僚無話可說,主公培養了太多心腹,這些心腹將領無視朝廷,整個大同的氣氛變得無法無天,上回甚至打算截殺九省統制,只為了出口氣。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