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燾見勸動了單于,又回去迎接楊玉部。
單于部所在的地區,素有五丘三山二分川之說。
此地早在西漢時期已設定襄郡,可見此地的重要性,越往北地勢越為平緩,往南多溝壑,乃至長城,溝壑縱橫交錯,屬于重要的門戶之地,這是軍事角度。
經濟角度上,單于部所在地區,不如北邊大板升地區土地肥沃。
大板升地區的經濟肥沃,加上單玉部地區的地理優勢,合起來就是強大的俺答部。
趙燾不懂這些,只知道出入單于部地區無非兩條路,一條丘陵小道,一條就是經過單于城的稍微平坦的道路,否則各朝也不會在此地修城,也就是如今的廢墟之所。
因此趙燾很容易與楊玉部匯合。
鐵甲騎兵一人雙馬,騎兵騎一匹,另外一匹運鐵甲,原本還會有幾千步兵跟隨,這些步兵專門用來配合鐵甲騎兵,甚至包括伺候鐵甲騎士。
如今為了隱秘,馮庸終歸顧忌朝廷,不敢大張旗鼓,所以只派了五百騎兵,他總共才一千鐵甲騎兵,比不得鎮守遼東的東安郡王。
聽說東安郡王手里有幾千鐵騎,如果是真的,九邊第一人不為過也。
趙燾提醒道:“那王信不可小覷,我派去的人沒有回來,必然出了問題。”
一名臉上有疤痕的騎兵將領不以為然:“他只有兩千人,糧草應該也不多了吧,耗也能耗死他,何況我所帶的兄弟們一個沖鋒就能滅了他的王八殼子。”
“還是穩重起見,讓單于部主攻,單于的人多,如果那王信真的是屬王八的,單于沒啃下來,經過單于的消耗,將軍再出手。”趙燾提出了自己的計策,然后恭維道:“豈不是馬到功成。”
疤痕臉楊玉頷首道:“聽趙先生的。”
趙燾忍不住撫起胡須,一臉的欣慰,自己這半個月馬不停蹄的操勞和布局,總算要撥云見日了。
實在是有些惋惜,王信此人終歸年輕氣盛,當初不拒絕自己的提議多好。
他當他的雁門關將領,混幾年資歷,馮節度打造大同,自家這十幾年來,田畝從幾百畝到了兩萬畝,再過些年,達到了三萬,這個令人滿意的數字就可以收手,自己也能回鄉享享福了。
趙半縣,想起下面刁民給自家取的惡名,趙燾雖然嘴上罵,心里還是極為得意,這些田可以傳給子孫,家業代代傳,希望子孫能永遠勤勉,把家業發揚光大才好啊。
一夜無眠。
第二日抵達單于部,單于部已經召集了騎兵,總共近四千,連老弱都拉上,可見的確用心,趙燾很滿意,回去后要和節度說說,這單于沒白養,是條忠犬。
“出發。”
楊玉沒有多言,和他的五百鐵甲騎兵非常低調。
可一邊的胡騎卻不敢靠近,連習慣性的怪叫也不敢發出。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