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當初就不該顧忌麻煩留下此人。
各處關隘的守兵來不及調動,大同城只有數千兵馬,出城是不敢出的,只能任由別人在城外,如此下去,自己的威望還能剩下多少。
如趙燾所言,此人一定不會攻打大同,此舉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打壓自己的威望。
經過趙燾的提醒,馮庸恍然大悟,內心更為憤恨,因為自己無計可施。
王信也看到了城門樓上的人,讓手下們安營扎寨,做好長期的準備,一邊讓人上前喊話。
兩名騎手上前,遠遠的停下,防備城門上射箭偷襲,喊話道:“雁門關游擊將軍王信,奉大同永興節度使馮庸之命前來大同,請打開城門。”
聽到下面的喊話,許多官員松了口氣,這是奔著馮庸來的,并不是造反。
只要不是造反,就牽扯不到他們,朝廷那邊也不會有麻煩,許多人忍不住看了眼馮胖子,馮胖子氣的臉色鐵青。
趙燾不死心,伸出半個身子到城墻外喊道:“我們放下籮筐,請王信將軍坐籮筐上來。”
“放屁!”
“為什么要偷偷摸摸?打開城門,我家將軍自會進去。”
下面的騎手不回去傳話,直接在城下罵道。
王信派出了人去喊話,并沒有做指望,明知道大同城門不會開,自己也希望不要開,真開了城門,自己要沖殺進去,反而不好。
一個是自己料定了朝廷的想法,等待朝廷的決議即可,沒必要節外生枝,二個是沖入城內廝殺,傷亡不可控,白白造成無畏的犧牲。
自己要做的是把馮庸堵在大同,免得他幺蛾子不斷,各種胡亂出招,萬一歪打正著呢,就算沒有,也能減少大同的內耗。
整個上午,大同城上下看著城外的河西營耀武揚威。
馮庸沒有派兵出擊,雖然保留了實力,但是大同的士氣很受影響,畢竟明面上的說法是王信部擅自攻擊友軍,肆意妄為,形同造反。
大同數千守軍如今直面這支傳的沸沸揚揚的軍隊,許多士兵忍不住心里嘀咕。
“讓人做好準備。”馮庸一言不發,回去后才招來親信。
那將領面露意外,還以為自家節度束手無策呢。
感受到手下的目光,馮庸氣笑了,“個斑斑,你不會以為老子吃了一場敗仗就失了分寸?”
那將領不好意思的笑道:“傳的神乎其微,屬下也忍不住忌憚。”
換成是自己,面對數千胡騎和五百鐵甲騎兵,自己絕對沒法打勝,戰場上實力說的算,嘴巴說出的話再漂亮也不管用。
馮庸換了個臉色,認真說道:“我看王信小賊如此囂張,有安營扎寨的跡象,太過輕狂了。”
那將領也點了點頭,露出認可之色。
大同城有城墻保護,而在大同城墻外扎營,如果是大軍還好,輪流值守,可才兩千人馬,實在是目中無人。
哪怕他們防備大同偷襲,可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在大同城眼皮子底下,什么時候偷襲,還不是大同說的算,成功的機會很高。
正說著,有人趕來送來消息。
雁門關的軍隊撤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