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應該是在試探自己,王信也的確感受到了“君威”的壓力,仿佛面臨一場面試,幸虧自己面試的多,經驗豐厚。突然有點慶幸,誰沒有過幾次面試的經驗啊。
“臣是朝廷委任的將軍,代表了朝廷的威嚴,無論是誰,膽敢冒犯朝廷者,臣都會將其擊敗。”王信一句廢話也不多說。
面試最要緊的是把緊自己的嘴巴,三思而后答,千萬不要多表現,人家面試是專業的,不要用自己的業余去拼別人的專業。可以挑選有利的話,但是不能張著嘴說瞎話,特別是面對太上皇這樣的聰明人。
大同那邊發生的事情,王信不相信太上皇不清楚,誰對誰錯,別的皇帝不提,太上皇心里門清才對。所以他要的不是自己的辯解,而是自己的態度。
就像部分的面試官,他要的不是面試者精心準備的五花八門的說辭,而是想讓面試者給他一個態度,自己比別人便宜,比別人更能加班的態度。
那么太上皇想要自己一個什么樣的態度呢。
說對了,符合太上皇的想法,就是簡在帝心。說錯了,沒有達到太上皇想要的,那就是錯失圣眷。
王信沒有態度,朝廷的態度就是自己的態度,自己是帶兵的將軍,沒有自己的想法,朝廷的想法就是自己的想法,換個角度想,難怪馮庸討厭自己。
“呵呵。”幔帳里傳出笑聲,隨后說道:“有趣。”
身邊的戴權面露微笑,王信松了一口氣,看來自己過關了。不過自己明白,倒不是太上皇相信自己是忠臣,但凡認得幾個字的,看過幾本書的,誰相信忠心啊。
太上皇如此敏感的人,怎么可能信任別人的忠心,他滿意的是自己的態度。
“你是個聰明人,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聽說你在攢錢買宅子,還聽說你曾經說過,自己只想過點小日子。”太上皇的聲音一字一句的傳來。
自己說的話,太上皇都知道。自己只在賈府里說過,而且知道的人不多,可能是傳了出去,無論什么樣,說明錦衣衛不只是軍隊,同樣保留了前明的特務功能。
王信面色不變,自己行的正坐得直,不怕人翻舊賬。
戴權其實一直在觀察王信,沒想到王信年紀輕輕,卻能做到寵辱不驚的地步,但也不是頑固,也會說好聽的話,只是不那么諂媚。
別人不清楚,戴權心里卻知道,太上皇心里滿意,否則才不會如此費勁,長篇大論的說話,也是因為第一次見,記憶中,太上皇已經好久沒有說這許多話了。
“你雖然只是個武將,卻能懂存天理,滅人欲的道理,可見你的確是個懂得保家衛國,而不是嘴上說說的人而已。既如此,以后安心的做事,不要想些亂七八糟的才好。”
太上皇說完,王信連忙道:“微臣謹遵太上皇旨意。”
過了一會,里頭又說道:“大同另設一鎮,是林如海的主意吧。”
王信臉上呆了呆,內心升起一絲憂慮,林如海寫信的事,是專門派人送到自己手上的,而且還是自己原來的屬下,王信不懷疑廖榮。
那太上皇是怎么知道的呢?絕不是錦衣衛,錦衣衛在京城里還有點用,出了京城,如今的交通速度,可沒這么厲害的手腕了。
如果這樣的環境,錦衣衛都能對千里之外了如指掌,那大周也不是今日的大周。
所以.太上皇是從這件事的風格上,判斷出來的!
實在是令人震驚,王信內心麻木,今日雖然沒有當面見到太上皇,對太上皇已經有了很高的高估,倒頭來還是感到恐怖,對人心的算計,太上皇的確是自己見到最厲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