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自己的想法呢?太上皇會不會也門清?
驚疑之下,王信老實道:“回圣人,的確是林公的主意。”
戴權態度一直平靜,仿佛習以為常,倒是被王信的“老實”給驚了一下,以前也不是沒有過此時的場景,卻沒有幾個能做到像王信,更多人會下意識的否認。
王信竟然沒有猶豫,大方的承認了。
幔帳里也安靜了片刻。
此時,殿外兩株百年銀杏正簌簌落金,黃葉貼著漢白玉丹陛翻滾,撞上鎏金銅缸上鏨刻的浪濤紋,忽地被穿堂風卷起,飄飄搖搖落進殿角青銅仙鶴香爐張開的喙中。
王信下意識的看過去,反應過來,連忙回過頭端正,而身邊的戴權卻一直沒動。
安靜被打破,里頭也重新響起太上皇的聲音,“聽說前年的時候,林如海大病了一回,如果不是你帶去的大夫,可能都不在了。”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這句話里,明顯感覺到了太上皇的在意,而不是先前的隨意。
如果沒有猜錯,太上皇想要了解生死之間的事,任太上皇多么精明,只要他怕死,那么現在的他就是脆弱的,所以自己只要向那些個騙老人的騙子一樣,向太上皇宣講一套人可以活百歲,不過是因為空氣等原因,才影響了壽命云云,再提一些個養生的手段,王信相信自己很可能被太上皇重用。
可這又怎么樣呢,王信不想這么做,于是認真說道:“林公因為多年來公務繁忙,壓力纏身,一時不查染了風寒,一口氣沒上來。也是運氣,臣帶去的大夫名氣不大,本事卻不差,吊住了這一口氣,林公撐了過來,順了氣,慢慢的也就緩過來了。”
張友士并不是京城的名醫,而是來自于外地,名聲不顯,否則,如果此人名聲大,賈府不可能不知道,還要馮紫英幫忙介紹,賈府才知道有這位名醫。
王信也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書里說的此人有本事,誰知道現實里有沒有,沒想到的確是厲害的醫生。
中醫與中醫的差距,有登臺入室和江湖騙子的差距那么大。
并沒有神奇之處,氣氛微妙,王信低著頭,因為太過安靜,隱隱聽到里頭傳出一聲嘆息。
戴權仿佛也聽見了,手掌向下示意王信,王信領會,行禮道:“微臣告退。”說完,戴權親自領著王信出去。
“此人大忠似奸嗎?”
等人走后,幔帳里自言自語,又說道:“不要緊,忠也好,奸也罷,都翻不了天。”
太上皇靠著枕靠,蒼老如枯樹,唯獨眼神有光,微微的閉著,撫摸著拂塵,仿佛在算計塵世間。無論如何,王信再假,也比那些聽調不聽宣的郡王武將要強,更比那些好處全占、壞事全推給朝廷的文官大戶們要強。
治理好了天下,是文官們的責任,治理壞了天下,是昏君的責任。
太上皇心里頭膩歪,世上哪里有什么好人壞人,無非是利益罷了,王信此人既然要走忠君愛國的路子,自己成全他罷了。
如果真的懂事,不定還能留下一段君臣佳話的故事,他如果是岳飛,自己倒不會當趙構。
林如海還是當年的林如海,總能在復雜的局勢中,找到一條多數人歡喜的方法,可惜此人太過狡猾,不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火候掌握的不錯,是不多的幾個,皇帝那邊讓自己不厭棄的人,存著幾分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