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在雁門關投入不少,當然不是因為自己有王霸之氣,而是為了利益。
與湯平他們不同,鄭浩是有家族的,雖然忠心在漲,可家族在前,必然是以家族為重,無論是通過面板,還是人之常情,王信都不懷疑鄭浩已經告訴了其家族。
因為這個消息里蘊藏了太多的利益,足以令鄭家做出很多決定。
鄭浩嘴里發苦,下意識想要否認,卻不敢輕易開口,最后咬了咬牙,承認道:“回將軍,此事并未交待要保密,所以屬下的確告訴了家里,如果將軍不滿,請將軍責罰,而且屬下祖父已經交代了屬下,誰都不能透露。”
鄭浩還想要挽救,告訴王信,除了鄭家,別人都不知道。
王信不以為然,并沒有生氣。
以后不光是鄭浩,當自己升任參將,獨領大同一路之后,會有越來越多的鄭浩出現,如果連這點認知都沒有,那才是當做兒戲,走不長遠。
“不需要隱瞞。”
“啊?”
“盡快傳播出去,讓整個大同都知道,越快越好。”
王信拍了拍鄭浩的肩膀。
鄭浩看不懂將軍的想法,將軍沒有生氣,鄭浩第一時間感到高興,自己不會面臨處罰,很快又笑不出來了,如果這個消息只有鄭家知道,那么鄭家無疑等于壟斷了。
如今按照將軍的意思去辦,鄭家從壟斷變為占了先手,雖然也占了便宜,可兩者不能同日而語。
雖然有些不舍,可事已至此,鄭浩不能拒絕,而且還要把這件事辦好。
鄭家是代州的地頭蛇,大戶們雖然各有各的矛盾,可之間的消息的確很靈通,天南地北發生的事,老百姓至死都不知道,可他們卻能第一時間掌握,所以有言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鄭永廉見到孫兒再次回來,心里納悶,聽到孫兒帶回來王信的要求,臉上越發嘆服。這個武夫的心思實在是了得,也令人看不透。
既然如此,鄭永廉也不再多言,按照王信的要求去辦。
很快。
王信要升任參將,從獨領一路的消息,猶如小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一圈圈蕩開的波紋似的,傳遍了整個大同,鬧得沸沸揚揚。
代州知州吳宏親自趕來雁門關求證,此事關乎重大,吳宏不敢怠慢。
王信也如實說道:“此事為真。”
吳宏終于死心,可還是有些錯愕,不可思議的看著王信,這種消息,不應該保密的嗎?一般人都會等塵埃落定,生怕提前透露出去,鬧出了幺蛾子。
據他了解,王信不是那種愣頭青。
王信的確有自己的想法,也需要一些人的支持,吳宏是可以拉攏的對象,又是代州的知州,代州的知州與大同巡撫御史的利益訴求可不一樣。
王信透露道:“我打算提前下手,先把大同西路掌握在手里。”
從大同分出一路,只有可能是大同西路,除非朝廷打算把自己調離雁門關,那就不是約定,而是對自己的背叛了,對于張吉甫,王信還是比較信任的。
此人很重視規矩,既然此人重視規矩,那么自己可以按照他的規矩辦事。猶如自己重回東南,在他的規矩下做事,卻讓他不滿意,但他也沒有掀桌子,這就很不錯,也是自己愿意跟他回京城的原因。
自己與張吉甫沒有私仇,既然沒有私仇,那么在沒有利益沖突的情況下,張吉甫沒可能背叛自己,就算有利益沖突,自己不違反他的規矩,他也不會先壞了他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