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兔毛川一帶的殺伐已經結束,近期內,王信不打算再來一次。
不過兔毛川一帶的胡人部落不知道王信的想法,張燦帶來的效果很好,鐵甲騎兵的出現,令小部落無能為力,大多選擇了離開。
整個河套地區的人口,根據王信的了解,大概在十五左右,有胡人也有周人,周人的比例還不小,被毒死的莫必勝就是明確的周人。
那么單于城地區的人口,應該有兩三萬,兔毛川一帶土地肥沃,氣候宜人,至少有萬余人口。
殺了好幾百人,又逃亡了好幾百人,最后至少數千人口的逃離,這些人口奔赴了別的地方,會給單于部帶來嚴重的生存壓力。
單于能做的只有兩個選擇。
一個是往北擴充生存空間,一個是南下打敗自己。如果他按兵不動,失去地盤的小部落,為了生存必然會擠壓別的部落的牧場,單于部會發生內戰。
單于的使者沒有回復,但是會把自己的要求帶給單于。
單于會做什么選擇呢?
他不是歐彥虎的對手,向歐彥虎下手,等于自殺;南下打敗自己,他知道自己炮火的厲害,何況是入關,同樣是找死。
所以想盡辦法向自己求和,是單于最想要的,至于聯合歐彥虎南下,這又與歐彥虎的計劃相左。
歐彥虎這樣的人物,絕不會輕易改變決心,更可能樂意看見單于部和周軍自相殘殺,避免他率領大軍北征,給了單于做大的機會。
“單于真的會來嗎?”張燦不解的問道。
跟在他身后的馬范,聞言笑道:“我要是單于,面對如今的情況,為了單于城的未來,一定會來的。”
張燦啞然失笑,確實有可能。
自己了解將軍,所以自己不敢來,單于不了解將軍啊,要是以常理來度量將軍,很容易犯錯。
就像將軍和張吉甫的約定,這本來是不應該公開的秘密,將軍卻大張旗鼓,毫不在意可能會受到影響,導致張吉甫承諾的事變卦。
王信對馬范的表現感到欣慰,隨著自己的慢慢放手,下面逐漸成長起來一批可以扛大旗的校官。
沒有誰天生的會打仗,而打仗又是最需要成本,也經不起失敗的事情,又有知人知面不知心等,自己的優勢實在是太大。
正因為有這些優勢,自己才敢放手,做出很多常人不敢做的事。
“雖然不準備再打,可打的姿態依然要做足,讓周邊的探子以為我們隨時會出擊。”王信交代道:“車營在前,騎兵在后。”
與來時不同,騎兵留在后面,做出隨時出擊的動作。
張燦欲言又止,想要問什么。
王信看了張燦一眼,不是相信張燦,而是幾事不密則害成,等到了威遠關,就可以告訴張燦他們自己的真正目的,同時也是正式開始,現在不過是開胃菜而已。
事情越大,越是需要保密慎重。
自己現在做的事情猶如走鋼絲,一步都不能錯。
張吉甫想要穩住大同,寧愿大同保持現狀,的確是老成之舉,看得出大同的問題,但是王信更想要把隱患消除掉,而不是任由隱患壯大。
同時借助除去歐彥虎的機會,為河西營找出一條新的財路。
朝廷不養,逼著自己養,自己也很無奈。
見將軍沒有透露的打算,張燦倒也沒多想,不認為將軍是不放心自己,便放下了內心的疑問,按照將軍的吩咐去做事。
騎兵二十人一隊,六十人一哨,合計五哨。
兩哨斷后,兩哨隨軍,一哨支援,五哨輪流,車營驅趕著牛羊,前往威遠關,順著清水河,逐漸深入丘陵,已經到了大周的勢力范圍。
河西營抵達磨兒山,從此處入關,直奔威遠關,比想象的更要順利,馮庸離開了大同,馮迪看起來也約束不了下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