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明終于反應了過來,露出不可思議的眼光,滿臉震驚的看著王信。
錯了。
自己從頭到尾都想錯了。
周世明眼皮跳了跳,一眨不眨的看著王信,急切問道:“將軍想要做什么?”
王信沒有賣關子,自己不辭辛苦趕來大同,為的就是合作,開誠布公的答復:“新鑄的城在關外,誰也管不著,由商人們自己管理,包括周邊的地盤如何利用起來,都是商人們自己說得算。”
聽到王信的說法,周世明反而有了更多想問的問題,一時之間反而說不出話來。
突然間有些后悔,自己不應該拒絕王信的邀請,恐怕許多同行已經清楚,甚至開始做準備了,而自己落后了不少,幸虧周家實力強大。
周世明當然明白,此人的要求,哪怕沒有了解深入,光他的透露的幾句話,就能吸引不少人的興趣,應該是不缺少合作伙伴的,但是此人看重周家的實力和財力。
剎那之間,周世明推測了不少,開口問道:“將軍想要什么?”
果然是聰明人,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那么就能明白自己做事的方向。
王信沒有隱瞞,如實道:“每年二成的利益。”
“用來干什么?”
一般人要的利,當然是自己得了,可周世明被王信的魄力所吸引,不認為此人是貪圖錢財的人,必然有大圖謀。
“養軍。”
“維持了軍隊,軍隊就能保護新城不受騷擾,商人們的利益有了保障,投入的本錢很快就能賺回來。”
這是正確的事情,也是巨大的利益。
既然官員不可靠,那就指望商人,至于商人逐利,天下間誰不逐利?官員難道不逐利?如果官員不逐利,那自己的軍隊為什么朝廷養不起?
如果大周官員可靠,那自己也不用指望商人。
至于商人可不可靠,王信倒不是很在乎,因為商人重利,只要有利益,可要有了利益,那么就有錢,接下來就是如何分配的問題了,而不是商人的問題。
“為什么需要臺吉這些中間商呢,憑什么讓他們過一道手,而且又不穩定,對商業有很大的不利影響,我要打造一個穩定的商業環境,提供更長遠的利益。”
王信笑著介紹,然后話鋒一轉,“可我是軍人,打仗是我應該做的事,經商卻是商人們應該做的,術有專攻,大家做好自己的事,所以新城有軍隊保護,但是由你們商人管理,各家商號要保障軍隊的支出,每年的兩成利,同時哪怕利潤最少的年份,保底也要十萬兩。”
聽到王信接下來的條件,周世明清醒了過來。
十萬兩銀子啊,聽王信的語氣,每年十萬兩銀子還覺得少了,胃口實在是太大,周世明不得不考慮更多,一時間,大廳安靜了下來。
通譯陶升鴉雀無聲,整個人都仿佛不存在。
腦海里猶如天人交戰,剛才自己聽到的是什么?向來知道這王將軍做事天馬行空,猶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可還是沒有料到啊。
他的膽子真大,怎么想出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