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商人建造管理的城池,聽聽?這種話都說得出來,可再一想,以赤兒山的地利,大同如今的局勢,以及各家商人的實力,加上王信的配合。
王信要升任參將,獨領大同一路的消息,很多大人物沒有出聲,可見是真的。
那么這件事的確能辦成,關鍵是從來沒有人往這方面想過啊。
陶升不知道為什么如此重要的消息,王信會讓自己聽到,一時間更是無語。
王信并不擔心陶升聽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這件事是自己推動,最后具體去做的是商人們,而不是自己,自己只需要帶好軍隊就行。
大戶們在地方上違法犯忌,占山為王,私自開礦,甚至鑄造錢幣,只要有利益,什么樣的事不敢干呢,朝廷可管不了,如果朝廷管的了,也不會有今日的困境。
什么是積弊?
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這就是積弊,仍然是博弈而已。
自己消滅敵人,開脫出一片穩定富庶的地方,交給商人們發展經濟,讓人們富足起來,同時自己也得到錢財養軍,這是一步邁開去后,就再也收不回來的道路了。
因為商人逐利。
自己打開了魔盒啊。
真不知道,未來會走到哪一步。
周世明光從王信口中,實在無法做出判斷,當日下午就出發去了威遠關,要親自去赤兒山看一看,他當然知道赤兒山,年輕的時候帶著自己家商隊經常過往那一帶,只是如今不同啊。
——
周世明一定會加入的,只要是他商人,但是加入的條件能不能達成一致,這些才是未定。
不過王信并不擔心。
對于河套地區,王信太過了解了,比大同本地人可能都要了解,因為如今的大周,接觸的是一個分裂的河套地區,而一個穩定的河套地區,每年可以向內地供應三萬匹馬,六七八萬頭牛,二三十萬頭羊。
光一個兔毛川,肯定是沒有這么多的,而且新城修建時間,培養牛羊馬匹也需要時間,處處都需要時間,但是商業可以透支啊。
只要有極大的可能性,那么自己就可以把未來提前透支。
這就是集資的威力,把當下還做不到的事情,通過集資就可以辦到,例如修建鐵道,這是一項需要二三十年才能回本的長期工程。
在沒有集資的商業模式出現之前,只能靠著強迫勞動才能辦到,如修建長城,任何朝代只能通過壓迫百姓,通過強迫勞動,才能修建起長城。
但是有了集資的商業行為就不同了,可以通過把未來的利益投資,提前獲得充沛的資金。
未來每年能有上百萬兩銀子的商業貿易,如此豐厚的利潤,別說只透支兩三年利潤,就算是透支十年利潤,王信也相信會有大把的商人參與。
商人不缺錢,缺的是投資機會。
缺少投資機會的大周,除了把龐大的海外貿易收入用來土地兼并,只剩下鑄成銀冬瓜藏入地窖里,王信太清楚了大周的商人多有錢了。
別看朝廷窮的要死,而大戶們是富得流油,畢竟全世界的白銀都在流入大周,這可是貨真價實的白銀實物,而不是空洞的紙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