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威遠關的將領叫做湯平,老家在浙江,此人屬于跟隨王信最久的一批人,對王信忠心耿耿,所以王信非常信任此人。”
陶升來到周家。
周家的老爺周世明回到大同后,特意找到陶升,請陶升來府上一敘。
周世明是大同本地勢力最大的鄉紳之一,而且家族繁盛,連京城都有一支,陶升收到周家大老爺的邀請,高興的來赴約。
得知周老爺想要了解王信的手下,陶升毫不隱瞞,知道的消息一五一十的透露給周世明。
“負責鎮虜城的將領叫做張燦,張燦是榆林人,以前也在大同當過差,不過此人脾氣暴躁,上官和同僚都不喜歡他,后來被排擠去了京營,沒想到跟了王信。”
“王信手里官位最高的叫做趙雍,此人經歷復雜,原來是羅明的親信,羅明死后,也跟了王信。”
陶升一個個介紹,把自己知道的說完,感慨道:“說來也怪,這些人對王信忠心的很,看來王將軍對人寬厚,所以跟了他的人,都對他死心塌地。”
周世明久久無語。
陶升不過是個通譯,不懂得管人的滋味。
管人可不簡單。
無論什么身份和地位,每個人的心思不好猜,因為無法預料,人嘴上說的話,表現出來的行為,與他心里有時候完全不是一回事。
更多的人,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會做什么。
馮庸在大同當了十幾年的土皇帝,結果一旦離開節度使的位置,手下的勢力當即分崩離析,就算有幾個忠心的屬下,也只能隨波逐流。
反而是那王信。
被調去京城的時間不短,結果手下卻個個抱團,明明只是個游擊將軍,這本事實在是厲害,與別人不同,周世明對王信關注過,越是關注,越是驚嘆。
“此人了不得。”周世明終于說話。
“以王將軍帶兵打仗的本事,未來必然能當上節度使。”
陶升附和道。
周世明沒有向陶升解釋,這些誤會不要緊,心中的主意已經越發肯定,于是不再猶豫,開口提出一事。
陶升也愣住了。
竟然請自己去幫忙說媒,還是周家的嫡女!
憑什么?
那湯平憑什么?
陶升下意識的開口:“周老爺的孫女,王將軍才夠資格,那湯平不過一個小小的把總,何德何能入了周老爺的眼?”
“王將軍才能卓越,大同留不住他啊。”
周世明才不管王信以后怎么樣,此人太強勢,早點離開大同才好。
隨著鎮虜城的修建,威遠關的地位將成為關鍵。
湯平是王信的親信,身份又低微,把他招入家門,周家可以幫湯平升官,對王信也是好事,相信王信不會拒絕,他是聰明人。
周世明不在意朝廷,唯一要緊的是周家。
——
翟文來過,王信就不用專門去大同一趟,接下來等朝廷的消息就好了。
薛巖帶著工匠去看地方,薛蝌和鄭浩忙著軍隊的事,留下一個“纏人”的丫頭。
薛寶琴想要騎馬,薛巖不答應,現在父親走了,想起王信的性子溫和,求著王信帶她騎馬,王信可不敢答應。
自己倒不是很在乎。
關鍵是薛寶琴以后要嫁人的,這個時代還是很注重的,萬一騎馬影響到了怎么辦。
薛巖如此疼愛薛寶琴,在此事上不同意,必然是有原由的。
“大哥哥,你沒把我當妹妹。”
薛寶琴委屈的哭,看得人憐惜,唯獨沒有眼淚,王信無語,自己解釋不了。
“這么好的天氣,你去放紙鳶不好么。”
“我就想騎馬。”
薛寶琴真生氣了。
父親拒絕自己,大哥哥也拒絕自己,哥哥又忙的見不到影子。
原來只是三分想騎,如今倒是一定要騎。
“這樣吧。”王信想了個主意,“我牽著馬,你坐在上面,不能亂動。”
“好。”
薛寶琴高興的答應,眼睛都笑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