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心山下。
十里河。
“每天不光管兩頓飯,干一天活,結一天錢,二十文銅錢呢。”
周圍的村子,有商行的伙計挨家挨戶的告知。
“真的?”
“不騙人?”
村民們紛紛圍住那伙計。
伙計已經習慣,被人們包圍也不怕,輕松笑道:“就在那邊的山坳,一大塊平整出來的地方就是,騙你們做什么。”
為了加快工期,需要更多的人力。
只要有錢,大周還會缺人?
一個月幾錢銀子,足夠吸引大量的百姓去干活,現在又不是農忙的時節,力氣不值錢,不用白不用。
哪怕只管飯,也能招募不少百姓。
不過這樣去的老百姓,多半會耍滑頭,容易耽誤工期,所以還有工錢。
村民們不再猶豫。
幾里路而已,大不了白跑一趟。
請勞動力不難。
周圍的木匠,鐵匠等,商行才會認真去請。
第一次來的村民,才發現這里原來的荒地,被平整出一塊平地。
河道里還立起一座新修的風車。
隨著水流,風車緩緩的轉動,發出“吱吱”,以及水流落下“嘩嘩”的聲音。
“好熱鬧。”
有人喃喃道,看到前面那么多人,有些怯場,不敢上前去詢問。
幸虧同伴膽子大,鼓足勇氣。
結果他們還沒有上前,已經有人上來詢問。
得知是來干活的,詢問的人熟練的帶著他們進去,找到一位管事模樣的人,說了兩句,把人交給了管事獨自離開。
幾位村民面面相覷,見到這里氣勢不小,都不敢亂說話。
那管事倒也老練。
“周師傅。”
“這幾個人交給你,有什么活,讓他們干。”
幾句話就把村民們安排了下來。
有了活干,周圍還有很多熟悉的聲音,竟然還有親戚。
眾人慢慢的放下心。
有飯吃,有工錢,但是不能偷懶,誰偷懶就得走人。
吃飯管飽。
每日工錢二十文散工后就發。
誰也不再多想,老老實實的干活,巴不得每天都有活干。
村民們沒有手藝,只能干雜活和體力活。
那些土胚房旁邊搭建的爐子,地上挖了一方凹槽。
爐子的煙囪很高。
里面的焦炭燒的旺盛,遠遠都能感受到熱浪。
一些個赤裸的后生,汗流浹背的忙碌。
“這些后生真能吃苦。”
新來的村民感慨道。
那么熱,這種苦,實在是難受。
“嘁。”
旁邊一起干活的,周邊村子的人諷刺道:“你想去還去不了呢,人家是當學徒的,每個月都有五錢銀子的工錢,等學個五年出師,工錢就有一兩。”
“啊?這么多。”
剛才的村民忍不住再望過去,看到那些后生,大多是才十五六歲,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光飯量就驚人。
當學徒每個月還能有五錢。
他們這窮地方,實在是好去處。
“這份苦吃的倒是劃算。”
“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