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等著鐵匠師傅們的手藝。
劉二嫌棄大同這邊的鐵料是生料,有些熟料的工藝不行,自己親自動手。
等鐵料出爐,冷卻成粗胚,再鍛打為熟鐵板。
成為了熟鐵板后,重新加熱至紅熱狀態,按照紅毛手里采購的鳥銃的大小和長度來進行鍛打。
隨后。
將鐵板繞著固定的圓柱鐵芯,也就是工匠們口中的“心棒”,卷成圓筒狀,接縫處重疊約三層的寬度。
這個時候不能浪費時間。
必須趁熱用鐵錘敲擊接縫,使重疊部分熔合,形成無縫管狀,類似焊接工藝。
然后是加固槍管。
在槍管外部分段套上鐵箍。
“這叫做節箍。”劉二向幾名徒弟指點,“為了增強鐵管強度,防止炸膛,你們以后誰要是少了這一步,捅出了簍子,千萬不要說是我的徒弟。”
法不輕傳。
不過火器不同于其他,劉二也不敢讓徒弟們學了個半罐子手藝,最后牽連到自己。
徒弟們紛紛記在心里。
隨著槍管尾部加厚,以承受火藥爆炸的壓力,接下來還要鉆膛與打磨。
專門用來鉆孔的鉆床。
實際上不過是固定住了的木架子,類似于鉆子。
鉆子有舞鉆、桯鉆、管鉆等等工具和方式。
管鉆相比桯鉆,管鉆的鉆孔效果更為精細,也就是目前的這種。
槍管豎立在木框中,并且固定住,木框上同樣固定,并且對準槍管的特制長鉆頭,靠著人工拉攏繩索,鉆頭快速旋轉,緩慢鉆通槍管內壁,確保內壁光滑筆直。
這也是最費工夫的活計。
旁邊盯著的劉二,皺起眉頭,心里頭琢磨,要如何才能改進。
到了這一步,劉二對自己打造出的槍管很有信心。
可是速度太慢了。
一名徒弟一個月才能打造出一桿槍管,累死累活,一個月也才十幾桿。
要么是多招人。
多招人的話,技術就不能瞞著,每個人都要熟練,那技術就保不住了。
要么是想出更厲害的法子。
如果一名徒弟,每個月可以制造十桿,等于增加了十倍。
劉二想著想著。
又感覺到了不對。
就算自己琢磨出了新的法子,能讓一名徒弟制造十桿鳥銃,那自己招募更多的人,豈不是能造更多的鳥銃?
劉二不禁沉思。
自己應該怎么做才好呢。
自己的手藝已經很高,一年可以拿到六十兩,羨慕死多少人,但是六十兩也到頭了。
沒見過工匠比商人還要富裕的。
也就比種地的強一些。
哪怕只幾千桿鳥銃的訂單,賺到的錢,也是自己一輩子都不一定能賺到的錢。
何況也不是每個月都有那么多活,每年都能拿到六十兩。
否則自己也不會北上。
一筆訂單就能賺到自己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兩筆訂單呢,三筆
徒弟們開始用砂石打磨內壁。
一旁的劉二望著自己的幾名徒弟,這些日子一直在琢磨一件事。
“好累。”
半夜。
劉二躺在床上,感到異常疲累。
以前從來沒有如此費心過。
這個把月來的操心,比以前加起來的都多,想的事情太多了,算了,劉二不再猶豫,先把錢賺到手再說。
清理槍管的通條、火藥壺、鉛彈袋,包括扳機、火繩夾等小部件。
可以同時打造。
最費工夫的是鉆槍管。
也就是別的部件都在等槍管,打磨好一桿槍管,就可以組裝完成一支鳥銃。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