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瑋眼神鄙視。
王信沒有在意戴瑋的眼神,仿佛在自言自語,又仿佛在告誡。
“以我的理解,此言不是說不要喜歡美食,不要喜歡美女等等人的欲望,而是要適當的控制。”
“懂得社會的道理,了解自然。”
換句話說。
三千塊錢的工資,要學會躺平。
有家有口,上有老下有小,更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去追求不屬于自己水平的消費和投資,要懂得珍惜當下的寶貴。
簡而言之。
無法控制自己的欲望。
就算給他天大的富貴,等他習慣了之后,依然是無法滿足的,仍然會覺得不開心,還是認為不夠。
而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
“因此,哪怕一日三餐,粗茶淡飯,也能過得和和美美,開心幸福一生。”
王信說完后。
嘆了口氣。
這就是存天理,滅人欲。
可大道就是大道。
如果輕易就能勘破,也不會有七宗罪了,可見不分國內國外,不分什么種族,人性本是帶有罪惡的,需要后天學會做人的道理。
偏偏這做人道理二字。
百人有百人的欲望,也就有了百人的看法。
存天理,滅人欲的大道,也越發難以勘破,多為紅塵欲望所折磨。
王信不指望戴瑋能懂。
他肯定懂。
但是他不愿意控制。
王信并不反對奢侈。
可奢侈要符合自己的能力。多大的胃口,吃多大的飯。
河西集市再興盛,關你戴瑋什么事?
仗著手里的一點權力就要巧取豪奪,嫉妒和羨慕商人獲得利益,這種人,王信見多了。
先別說河西集市有自己的股份。
自己不是巧取豪奪,反而是自己出手,才有了河西集市,同時這份股份并不是自己個人持有,而是為軍隊獲得軍費。
所以王信不認為自己的行為,與戴瑋的行為是一樣的。
如果戴瑋有本事,在河西外同樣搞出一個集市出來,促成市場的良性發展,自己不但不會阻止,反而會大力支持他。
現在哪怕自己沒有股份,也不會支持戴瑋在自己的地頭巧取豪奪。
見王信態度堅定,戴瑋無法理解,不爽的離去。
王信也不在意戴瑋。
這樣的人,不見黃河不死心。
鳥為財死,人為食亡,只有讓他徹底的怕了,他才會后悔。
“回京。”
王信不再打算留在通州,當日就返回了京城,也沒有回賈府,而是去了東軍提督府。
朱偉依然不在。
出來迎接的是朱勝功。
一些看到的官員,紛紛打聽此人是誰。
朱勝功親切的拉著王信。
“沒想到啊,你回京,這么快就來拜見我了。”
朱勝功把王信當做自己人似的隨意。
王信笑著端起茶碗喝了口茶。
自己回京后。
除了回到賈府外,只有私下見過陸仲恒,官面上并沒有去見誰。
第一個先到的是東軍提督府。
在京城復雜的局勢中,無疑對外界傳達了一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