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終于開口,聲音里有些疲態,“朱偉可以去五軍都督府,只是京營的事,絕對不能有誤。”
張吉甫心里沉甸甸的,并沒有太過高興。
京營的兵權,一部分在提督府,一部分控制在兵部手里。
原本應該屬于戎政衙門。
因為兵部的兵權太大了,同樣屬于要分權的對象,奈何戎政尚書是皇帝那邊的人。
東軍提督朱偉是太上皇的人,自己兼任兵部尚書,等于太上皇通過一文一武徹底掌控東軍,東軍又是京營四軍實力最強的一支。
現在自己要對付朱偉,砍去太上皇插手軍權的一只手。
太上皇當然不高興。
可為了支持自己,太上皇愿意讓步,但是如果自己失敗了,與在遼東不同,遼東畢竟在關外,對關內局勢影響不大,而京營卻是關鍵。
所以失敗的后果很嚴重,太上皇不會給自己第二次機會。
“請圣人放心,臣一定不會令圣人再次失望。”
張吉甫沉聲保證。
太上皇在床榻上盯了張吉甫片刻。
忽然開口。
“還要多盯著皇帝。”
皇帝動作不斷。
聯絡宗室,獲得宗室的支持。
忠順親王出面,負責拉攏勛貴,劉儒還是負責穩定文官,倒是如虎添翼,走的穩當,雖然成效還不大,卻能讓人感受到危機。
張吉甫不怎么在意。
人才最重要。
勛貴里能有什么人才,不過是一幫靠著祖宗余蔭的飯桶罷了。
哪怕出幾個王信這樣的人,那也是貧苦出身。
唯獨寒風里才能培養出堅韌不拔的精神。
看到張吉甫的神色,太上皇也懶得再多言,張吉甫終歸只是張吉甫,不是他的恩師周道豐,對不同的人,要不同的對待。
不能按照對周道豐的要求去要求張吉甫,不光會毀了張吉甫,也會讓自己出錯。
自己已經沒有犯錯的機會。
不像是皇帝。
明明犯了那么多錯,身邊聚攏的人卻越來越多,一個個蠢貨竟然擁護那樣的蠢人。
時局艱難,這樣的局面交給他,他能處理好?
太上皇不信。
太上皇揮了揮手。
張吉甫恭敬的倒退離開。
大殿又恢復了寧靜。
沒有絲毫的溫暖,只感受到陣陣寒意,也沒有絲毫的安全感,不禁裹緊了身上的御被,太上皇瞇起了眼睛。
不服老不行。
后人自有后人福。
可皇帝總是不能讓人放心。
想著大周目前的積弊,應該用什么樣的手段,有時候,看到了弊端之處,卻要從別處入手,隔山打牛,往往比直面弊端效果要出眾。
太上皇嘴角忍不住露出微笑。
自己倒是不怕斗。
其實挺有趣。
才一會,太上皇犯起了迷糊,瞌睡襲來,再也堅持不住,深深嘆了口氣,再多的想法,也化為了虛無。
人還是斗不過天啊。
張吉甫在太監的引路下離開午門,家里人早已在等候,伺候老爺坐上轎子,一行人離開皇宮。
“老爺。”
“明天王信要登門拜訪老爺,此事要不要推?”
知道老爺繁忙,府里的管家跟在轎子旁邊,隔著轎子的窗簾,詢問明天府里的事情。
俗話說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