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
王信來到了兵部。
張吉甫今日在兵部坐班,不知道他是有意還是無意。
兵部衙門規矩森嚴,來往官員身份高,王信低調的遞上腰牌,一名小吏檢查后,拿進去交給里頭的官員,不久后,趕來一官吏,熱情迎著王信進去。
役丁們見怪不怪,知道此人來頭不小,不是尋常的武官。
沒有等候,竟然一路引進去,王信也沒想到,連忙主動行禮,“下官王信,拜見閣老。”
張吉甫坐在案臺之后,手里拿著不知道何處衙門的公文,仔細的看著。
聽到王信的聲音,頭也不抬說道:“自己找個位置坐下吧。”
帶著王信進來的官員已經悄然離去。
王信打量了四周,也沒有忐忑,徑直找了一處坐下,等著張吉甫開口。
過了一會兒。
張吉甫終于看完了公文,抬起頭,視線落到王信身上。
王信端坐,目不斜視。
張吉甫嘆了口氣。
王信的作風,自己真心喜歡,十分對自己的胃口,可惜被太上皇看中了。
就算自己再自傲,有自信從林如海手里搶人,卻不敢向太上皇搶人,哪怕太上皇可能都忘記了此人,畢竟太上皇接觸的人那么多,王信也只是其中一個罷了。
“你在大同辦的事,好大的膽子。”
張吉甫冷笑。
王信沒有變色。
以張吉甫的地位,如果他不愿意自己在大同所做所為,早就出手阻止自己,不會等到今日。
張吉甫見沒有唬住王信,也沒有奇怪,認真問道:“如果我不同意你留在大同,而是把你調回京營,你打算怎么做?”
王信愣住了。
的確沒有想過張吉甫會問的如此直接。
看來張吉甫來到京城后,已經站穩了腳跟,未來的首輔非他莫屬,恐怕對朱偉也有了底氣,否則哪里來的如此霸氣側漏。
做事彎彎繞繞,要按照規矩辦事。
那是因為不屬于制定規則的人。
張吉甫已經算是制定規則的人了,不愿意費心旁枝末節。
也就是說。
張吉甫的實力更強了。
王信臉色變得慎重,沉思了一會,靈光一閃,突然想通了,幸虧自己見多識廣,大明王朝1566在視頻號上看了八百遍。
以張吉甫的勢力,大同的動靜豈能瞞得過他。
他要的是自己的態度,而不是真關心自己的做法。
對這樣高層次,又是科道里擠出頭的人物,說實話才最穩妥,說假話,反而令對方不滿。
“如果閣老同意下官留在大同,下官會整合大同西路的力量,趁著歐彥虎沒有統一生胡前,滅了他在大板升的老巢,斷了他的根,迫使他回師。”
張吉甫問道:“你不怕被他打敗?”
王信沒有猶豫,也沒有說大話,而是從實際情況出發:“如果成功打亂此人的計劃,沒能讓他統一生胡,而下官卻無法打敗他,等他統一了生胡諸部,再順利返回大板升,下官更不是他的對手。”
張吉甫點了點頭。
是這個道理。
見張吉甫沒有了疑問,王信繼續說道:“如果閣老不同意下官留在大同,那么下官把手里的精銳放出去給地方,加強地方的實力,至少御敵于關外,不讓胡人輕易入關,避免其禍害關內百姓。”
張吉甫終于想通了。
或者說。
張吉甫一直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斷。
王信太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