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說的不錯。”
陸仲恒認可道。
他也是多年不參加科舉,但是那些年并沒有荒廢。
見狀,王信也不再推遲,也的確需要人,開誠布公道:“我和大同大戶們的合作,目前靠著薛家的關系維持,需要一個值得相信的人去幫忙打理,如果程老弟愿意的話,商行的事就麻煩程老弟了。”
也不是真打理。
如果的確是極為重要的差事,哪怕多么缺人,王信也不會所以用才見過一面的人。
但說不重要也不至于。
曾直的確合適。
他到底只是個舉人,自己用得起他。
又是大戶子弟,又與大同地方沒有牽連,加上陸仲恒的關系,是不二人選。
而且王信也想多了解下遼東和努爾干。
朝廷目前沒有把努爾干放在眼里,或者不夠重視,王信卻不敢大意。
曾直見王信安排的差事,剛好是他想要的,內心大為感動,剛才還在懷疑此人,沒想到此人做事如此磊落,曾直不再懷疑王信之言。
也對大同的模式更為好奇。
不過接下來,還是要等朝廷的結果,水落石出的那天,跟著王信一起回大同。
陸仲恒點頭答應。
回去后就開始鼓動,絕對不會少了大同西軍的糧草。
送走了陸仲恒等人,王信一臉輕松。
多久沒有這么痛快。
朝廷能安排的糧草當然越多越好,給的越多,自己的積蓄越雄厚,未來的抗風險能力就越高。
沒辦法啊。
老中人就是如此。
廣積糧是融入到了骨子里。
平日里沒事就多積蓄。
有事更要積蓄。
第二日一早。
王信回去賈府,賈政果然等著王信。
兩人來到書房。
“張閣老真的會同意?”
賈政驚呆了。
這大半年來,王信為了大同的事情跑上跑下,賈政看在眼里,內心卻不是很堅定。
因為王信的想法實在是太過異想天開。
大同軍鎮本來就有了永興軍和天成軍,再分一路出去,設大同西軍,這是人腦子想出的事?而且王信才多少歲?
第一次見他的時候,他才是佐擊而已。
才過了幾年!
又要升官了?而且還獨領一路。
從獨領一軍到獨領一路,王信每一步都是實打實的實權武將啊。
走的如此之穩,賈政內心忍不住羨慕嫉妒,實在不敢相信,懷疑的話脫口而出。
王信習慣了被人嫉妒。
被嫉妒很正常。
有些人嫉妒只會放在心里,甚至會壓下去,有些人則會被嫉妒沖昏頭腦,做出損人不利已的行為。
倒不用懷疑賈政。
賈政的人品還是不錯的。
王信笑道:“以張閣老的做派,多半不會有變。”
別人不清楚王信,賈政如何不清楚。
王信在京城的事情,雖然自己能力不夠,卻事事都在參與幫忙,出力多少的問題,因此了解王信的性格,不是說大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