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沒有在兵部碰面,而是來到了內閣。
王信坐在偏廳里等候。
游擊將軍而已,有資格進入內閣的沒幾個,不少人竊竊私語,王信面色如常,趁著沒有見到張吉甫之前,思考等會見到他如何開口。
主要還是為了手下升官的事情。
大周的將領升官分為軍功和非軍功。
軍功如戰場殺敵,當先功,或者訓練有功,如自己最初到京營,領編練新軍之功。
非軍功就比較雜了。
武舉、恩蔭、遇例實授、年深、推升云。
前明的武將官員職位世襲,最高世襲到千戶,如果功勞實在太大,可以繼續恩蔭次子三子,總之千戶是恩蔭的最高職位。
大周取消了衛所制度,為了補償武將,把上限提高了。
如正一品武將的子弟可以恩蔭三品中書舍人身份,品級為三品,實授當然不會給三品武官,但是給個都司問題不大。
最低也是從四品的佐擊,而大明的千戶是五品武官。
七品舍人制。
佐擊的子弟可以承襲一人,也就是七品白名舍人,平日里領取一份七品武官俸祿,想要混出頭,從軍也能從哨官甚至把總做起,起步就是軍官。
年輕時候從軍做軍官,就算只熬資歷,一輩子只升三級,那也能熬到佐擊,于是子弟又可以重新循環。
雖然不如前明衛所子弟世襲的穩固,可上限也高了不少,但凡立功,終點不止佐擊將軍。
恩蔭是成為武官階級的主要方式,其次是軍功。
普通士兵斬殺胡騎可以獲得十兩銀子的賞銀,只不過劣幣驅逐良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為了撈錢,許多軍隊冒充戰功,同流合污坑騙獎賞。
最高的時候,每年光賞賜銀子就要發上百萬兩。
如果真殺了這么多胡騎,朝廷上下勒緊褲腰帶也就給了,奈何都知道是假的,地方上又做的天衣無縫,朝廷查無可查。
發也不是,不發也不是。
那就拖。
慢慢的,不光賞銀要看運氣,連下層軍官殺敵可升一級的條令也荒廢了。
提起來的都是以次充好的貨色,還不如不提,否則危害更大。
簡而言之。
雖然朝廷有詳細的武將升官制度,可因為根子爛了,上下都沒有辦法,實際上軍隊升官的制度已經荒廢,全靠上頭一句話。
反倒是恩蔭最簡單。
只不過多了一道出錢的流程,想要升官沒問題,需要出錢打點。
明眼人都知道這條路子不靠譜,可對比已經爛到沒邊的,那些明明天衣無縫的章程而言,卻也算是好的了,還能保證有幾個可用的。
王信不奇怪,心里了然,天下烏鴉一般黑罷了。
所以上頭有人才重要。
如何說服張吉甫,王信也并沒有信心。
之前想出的法子是讓手下的將領與地方大戶結合。
效果不錯,湯平的事情已經落地。
也是必然。
大戶要錢有錢,要資源有資源,自家姑娘也是從小精致養大。
雖然不能個個美麗,卻能養出一股氣質,總比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家子女要細皮嫩肉。
有幾個人發達了,誰還看得上黃臉婆。
這種人值得佩服。
可也因為值的佩服,才說明并不普眾。
不只是湯平,讓齊山念他們選,他們也會選白富美。
自己能一聲令下,禁止手下們迎娶白富美,只許迎娶老百姓家的女兒,自己有信心手下會聽從自己的命令,因為自己的威望能做到這一步。
但是有用嗎?
自己都做不到的事,讓別人去做,這違背了大勢,就算一時扭曲了,很快也會恢復。
只不過地方大戶插手的越深,對軍隊的影響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