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甫點了點頭。
王信松了口氣。
自己的目的達成了,而且省了一大筆銀子。
“你整理一份名單送來。”
張吉甫不再摳摳搜搜。
王信大喜。
這才是自己認識的張吉甫,當初在金陵手筆大到令人震驚的奢靡做派。
來了京城不到一年,變得斤斤計較起來。
“請閣老放心,三年平胡,下官一定不會誤了閣老。”
王信拱手。
自己做人最講信義。
說到做到。
“但愿如此,你能三年平胡,我為你慶功。”
張吉甫也笑了起來。
這些日子,只有與王信接觸的時候,才能讓他心里滿意一些,如果人人都能像王信勤于公事,少些私心,朝廷何至于今日之難啊。
讓人送走了王信,張吉甫內心感慨。
林如海真是撿到寶了。
不久。
張吉甫前往養心殿。
太上皇最近幾日不大舒服,張吉甫很是憂心。
養心殿是后宮的大殿,位于乾清宮一側。
張吉甫獲得賜座。
太上皇對臣子很好,雖然有時候又很嚴厲,可對文官們的禮遇,很讓文官們喜歡,比如賜座。
“三年平胡?”
“呵呵。”
幔帳后,看不到太上皇的身影,只傳來他蒼老的聲音,夾雜些許的笑聲。
難道太上皇不信?
張吉甫連忙解釋:“王信雖然年輕,以臣對此人的了解,并不是說大話的人,反而性格沉穩,且此人過往的戰績,微臣認為三年平胡可信。”
如果王信在這里,又得領張吉甫的一份人情了。
張吉甫幫王信說話,等于是幫他背書。
未來王信要是沒有做到,不光王信有責任,張吉甫也要承擔識人不明,用人不當的責任。
太上皇躺在榻上。
戴權正在為太上皇揉胸口。
身為司禮監掌印太監,太監第一人,這些事原不用戴權來做,安排一些小黃門更用心,但是太上皇不愿意讓自己無力的樣子被別人看到。
這是對自己的依賴,戴權雖然辛苦,卻也不想讓給別人。
太上皇老眼渾濁,不知道想些什么。
終于,太上皇仿佛恢復了力氣,又像是想到了一些事情,緩緩開口,不敢用力,否則會容易咳嗽,咳嗽起來要去掉半條命。
“讓林如海進京,你認為如何?”
聽到太上皇聲音里的憔悴,張吉甫內心咯噔一下,整個人變得緊張起來。
張吉甫下意識抬起頭,緊緊盯著幔帳,希望看到什么。
咽了咽口水,張吉甫小心翼翼道:“林如海剛剛在金陵上任,冒然調回京城,恐怕引起非議。”
太上皇仿佛看穿了張吉甫的心思,說了一句:“你看著辦吧。”
然后就不再開口。
王信的事也沒有多言。
張吉甫起身,恭敬倒退離開。
出了養心殿。
張吉甫內心壓抑。
太上皇到底怎么想的?難道太上皇的身子出了問題?
王信的事情再也顧不上,張吉甫匆忙趕去恩師處,絲毫不敢耽誤。
周道豐呆在家里。
周府的院子并不大,相比較周道豐的身份,反而顯得小了許多。
不過張吉甫卻知道恩師手段厲害。
老家萬頃良田。
整族子弟勤勞耕讀,佃戶過萬,各司其職,自給自足,不受外界打擾,好一派生機勃勃,如此良善之家才能傳世不倒。
張吉甫把自己的擔心告訴了周道豐。
周道豐沒有在意。
“圣人老了,可誰知道圣人還能活多久,你按照自己的步伐做好自己的事,比其余的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