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單于地區的臺吉們呆了許久。
一直到許多商人聞風趕來。
確認了要修建云川城,許多商人興高采烈,順便拉著臺吉們上了酒桌,討論向各部貿易牛羊馬匹的事情,原本是在鎮虜城,既然來都來了,順便談攏。
與各部的生意事小。
如何瓜分單于地區事大。
周世明親自趕來,不敢錯過,生怕過錯了一些事。
有些人很懂事,還順路帶來了犒勞大軍的物資,自產自銷,在兔毛川一帶收集牛羊,沿著草原往單于地區,成本倒是降低了許多。
三千營兵里,五百新軍。
民兵更多了,整整兩千新兵,在后方還有幾千新兵,不敢拉來草原。
倒不是擔心壓不住單于地區,只靠三千營兵和以前的數千民兵,王信就不擔心單于地區,如果是單于還活著的時候,那時候的單于地區還不可小覷。
如今嘛。
已經被自己廢掉爪牙,留下來的也都是歪瓜裂棗的貪生怕死之輩。
在單于城舊址上安營扎寨。
還有大量的戰車圍著營地,營地的安危不用擔心,王信得知周世明來了的消息,知道自己拖不下去了,直接請來了周世明、張輝、李德興三位影響力最大的商人。
周世明是湯平的老丈人。
把自己當做半個自己人,見到王信后非常熱烈,在張輝和李德興面前,又顯得與王信關系非同。
王信看在眼里,倒也沒說什么。
這是免不了的事,日后還會越來越多。
等眾人坐定,周世明忍不住問道:“修建云川城的費用,將軍打算如何分派?”
鎮虜城的費用和人力物力,是商人們一手承擔的。
除了城防等涉及軍務相關的事情,城中其余的交給商人們管理。
在周世明等人想來,云川城當然也是如此。
“各部臺吉會送來人手,大概有五六百人。”王信笑道。
眾人一臉輕松。
有了五百六人手先干活,他們的壓力會小很多。
“聽說天成城那邊私下在學我們這邊,恐怕不久之后,大同反而開始缺人。”張輝提醒道。
“世道怪了,以往都是嫌人多,如今倒是嫌人少了。”
李德興忍不住笑出聲。
眾人臉色藏不住的喜色,雖然知道天城那邊在學,同行是冤家,可他們這邊地盤最好,實力最強,大同西軍也剛成軍,可過往的表現,遠不是天成軍可比。
方方面面都強過對方,周世明等人并不擔心。
王信內心了然。
發展農牧業,工商業能帶動就業。
新增了大量的就業,當然吸納了許多的災民。
但是大周的問題就解決了嗎?
王信不認為。
大周太大了,大周人口也大多了。
正因為文明成熟,農業技術發達,所以在農業社會走到了巔峰。
簡而言之。
走得太遠,回頭太難。
比如江南的新學氣氛,如此的社會氣氛,放在全世界也是獨一份,可又怎么樣呢?在大周如此巨大的體量里,并無法獨善其身,反而很容易被周邊影響以至于撲滅。
同樣。
如今大同在河套地區的發展,以及自己推動的工廠,雖然剛剛起步,可擴張速度很快,兔毛川一帶吸納了幾千人,幾家工廠也招募了近千人。
加上軍隊的擴充,商行的擴充等。
這樣的局面,放在西方的小國里,已經可以算的上開始興盛,改變一國的格局,但是對于大周而言,只能算一片水花,相比較整個的湖泊,并沒有作用。
大周常年的和平,在沒有戰亂末世的時刻到來前,自己創造的就業,還沒有每年剛成年的人口零頭多。
見到王信沒說話,周世明心中一動,低聲問道:“將軍可是另有安排?”
張輝和李德興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