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以單于地區的廣闊富饒,哪怕沒有胡騎,但是可雇傭的騎兵數量,絕對遠遠大于鎮虜城。
以精兵為核心,民兵為枝葉,各地散開的牧民為血肉,商行為經脈,當需要的時候,在將軍的主導下,局勢最危險的時候,可以集中規模達到兩三萬的作戰力量。
現在任務最重的是劉通,不光自己要適應新的身份,還要保護云川城的修建,又要整頓好軍隊,更要操練好民兵。
“接下來。”
王信嚴肅道。
“團山口和威遠關操練的新兵,經過一個月的操練后,會分派給各部,我相信諸位,也相信諸位一定會用心,但是過程要看,結果更要看。”
“三個月后,我要看到一支有戰斗力,能配合營兵作戰的民兵隊伍。”
“有沒有問題!”
“沒有!”
眾人齊聲道。
外面。
午飯時間到了。
無論大同民間是什么習俗,軍隊保持一日吃三頓。
午飯是疙瘩湯配饅頭。
疙瘩湯分量足,筷子豎著插進去不倒。
再加上一人兩個大饅頭,多大的肚量也能吃飽。
營兵總體上全部往騎兵過渡。
除了少部分的老兵留下來,成為負責帶領民兵的什長隊長,甚至是哨官。
好處是升官了。
雖然什長隊長算不上什么官,哨官還能沾點邊,可那也是官,不再是普通的士兵。
壞處嘛。
民兵肯定是不如營兵的。
從一線到了二線。
軍官不光要操練士兵,還要告訴士兵們軍中的規矩,以及傳達他們需要知道的事情。
“殺敵一人,可分牧地兩千畝。”
“殺敵兩人,可分牧地就是四千畝了。”
“唏哩呼嚕。”
猶如豬拱槽,大口吃的香甜的民兵們,聽到兩千畝、四千畝的數字,看向身邊的軍官像看傻子似的。
殺敵一個敵人,分地兩千畝。
把人當胡人騙咧。
誰也不信。
軍官見眾人的神色,臉上急了。
他雖然不清楚,這賬目是商行算清楚過的,連忙一字一句的轉述出來。
“你們不懂,草原上的地,與內地的地不一樣。”
內地的兩千畝是大地主了。
不說是地方實力最強的大戶,也不算小的。
可草原上的兩千畝,軍官并沒有最初聽聞后的震撼,解釋道:“草原上像河套那邊豐美草甸,算下來,十畝牧地才能養活一只半的羊,最典型的干草原,十畝牧地才能養活一只,荒漠些的地方,十畝地才能養活半只。”
聽完軍官的話,眾人恍然大悟。
這才像是真的。
一些人打起了精神,開始詳細的詢問,軍官高興了。
普通的一戶人家,五六七口人,得給商行打二十年工,才能掙到八十只羊,二十頭牛,三五匹馬,三千畝到一萬畝的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