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意的手段做生意,生意才能經久不衰。”
“各司其職,術有專攻,猶如讓工匠去打造武器,農夫去種地一樣的道理。”
“如果讓工匠去種地,士兵去打造武器,農夫去打仗,那就徹底亂套了。”
王信告訴了薛巖。
薛巖沒有回東南,一心打理邊關的生意,已經停留了半年,打算用一年的時間,奠定薛家在關外生意的根基,然后再回去內地不遲。
內地的生意輕車熟路,交付給老掌柜可以放心。
薛巖主動加大了投入,早在薛巖之前,周世明等人已經開始了投錢,新一輪的投錢,決定了各自的股份占比。
雖然已經賺到了錢,可誰也不會嫌錢少。
都想要在未來賺更多的錢。
薛巖不擔心王信經商的本事,但是提醒道:“那胡總兵和張府臺聯手在天成關外學將軍的手段,會不會對將軍造成威脅?”
王信搖了搖頭。
薛巖實在不明白王信的信心來自何處。
王信沒有瞞著,“我與他們的做法完全不一樣。”
薛巖沒聽明白,愣愣的看著王信。
沒想明白區別在哪。
王信不以為然,分析道:“張府臺是為了撈錢,胡宗兵也是為了撈錢,他們的目的就不是以生意為重,以他們的權利來推動,必然會失敗的。”
自己徹底放權,雖然自己的目的是為了打勝仗,但是軍隊的確在為商行的利益服務,哪怕要求商行分地,也是以商行長遠的利益為主。
“他們堅持的越久,失敗的會越慘。”
王信淡然道。
薛巖倒是沒有懷疑,笑道:“如果在將軍打敗胡人前就好了,免得給將軍添亂。”
“薛東家如此沒信心?”
“對將軍如何會沒有信心呢。”薛巖以為王信說的是對王信。
王信搖了搖頭。
先有市場需求,后有工業革命。
市場需求是推動工業革命的根本動力,是工業革命產生的直接動因。
阻礙商業貿易就是阻礙社會發展進步。
瞧不起商人。
把經商視為禍害。
已經兩千年了。
商人是個職業,好人與壞人又是一回事。
南明的鍋,戴不到商人頭上。
想要工業革命成功,絕對是離不開商業的,任何拋開商業手段的下場注定了失敗。
當聚眾昌這樣的模式推出來,并且獲得了先機,那么胡人已經沒有了機會,至少目前的胡人實力不行,哪怕是歐彥虎。
學我者生,像我者死。
不怕別人學,就怕只是像而已,反而會帶來更大的破壞力。
張文錦和胡立勇的做法,王信很反感,卻又無可奈何。
不知道大同何時會被他們兩個搞出大問題,最后要么剩下個干干凈凈,要么依然是靠著市場需求的存在慢慢恢復,不知多少年后,悄然抹平曾經的傷痕。
自己不是說薛巖對自己沒信心。
而是薛巖對他們自己商人們沒有信心啊。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