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掌柜臉上滿是懊悔。
其余幾名掌柜也是無言以對。
“貸款的目錄里,現在就要加上火銃,牧民們家家有了火銃,哪怕避免不了胡人的劫掠,可是有了自保之力,雙方的消耗之下,胡人耗不起。”
“可這樣的話,成本就高了。”
另外一名掌柜擔憂道。
他們不是東家,聚眾昌是合股,他們是各家商行推出來的掌柜,如果商行的生意不理想,他們就會失去活計。
離開了聚眾昌,他們在別處找不到下一個東家。
“不這樣的話,成本會越來越高。”
“而且王將軍算過賬,雖然貸款的目錄成本增加,但是牧民們多買了東西,我們左手換右手,其實貿易額會更大。”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
大草原上絕不會輕易的穩定下來。
大規模的敵人不會有。
但是偶爾的胡人劫掠卻阻止不了,靠著軍隊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只有靠牧民們自己,人人都有火器,和胡人一命換一命。
胡人才幾個人。
至于牧民。
大不了商行多出點成本,繼續招募新的人手。
大周什么都缺。
就是不缺人。
現在的牧民沒有自保之力。
弓箭的成本高,制作周期長,而且一兩年之內,沒有多少牧民能學會如何使用弓箭,至于射的準就更難了。
反而是火器。
隨著鳥銃大規模的生產,流水線的方式,成本越來越低,一桿鳥銃的價錢,連二兩銀子也不要。
聽東家說過。
不久后,鳥銃的價格還會降。
火藥和鉛子雖然不便宜,但用每發量少,牧民們用得起。
關鍵鳥銃是直射。
射程又遠。
有了這玩意,新的牧民們很快就有了戰斗力,面對胡人不會只有被動挨打的局面,可以相互拼命,給予胡人沉痛的打擊。
沒奈何。
為了商行自個的利益,東家們第一時間同意了把鳥銃增加到目錄了。
借貸給牧民們的除了牛羊馬匹之外又多了鳥銃。
一夜之間。
軍隊的九千桿鳥銃還未生產完,光兔毛川一帶的鳥銃訂單又增加了上萬桿。
聰明人都看得見。
未來的單于地區,如果商行推廣的模式繼續下去,鳥銃的訂單也會三五倍的增加。
再加上未來的大板升
不久。
牛心山一帶。
又新開了兩家生產鳥銃的武器廠。
劉二看著新開的鳥銃廠一點辦法也沒有。
軍隊的九千桿鳥銃。
他們三家承包了。
自己拿下了大頭,現在焦頭爛額的想辦法擴產,哪里還有時間去爭搶商行的鳥銃訂單、
商行也知道劉二的工廠生產不過來,一開始就沒有指望劉二。
現在不愁訂單,只愁產能。
誰的產能大,誰就把錢搶著掙了。
除了王將軍提議的流水線,還有什么方式可以擴大產能呢,劉二絞盡腦汁,不光是劉二的工廠,其余工廠都在想辦法提升產能。
——
山丘背面。
黃河與兔毛川的交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