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再怎么樣。
林如海也是督察院的左副都御史。
掌天下喉舌,監督文武百官的副職,如果再次外放,那就是一省督撫,張文錦曾經大同督撫可比不上,光品級就差得遠。
加上吳文華這個廣東巡撫。
四大家的派系里,已經有了一個半的封疆大吏。
吳文華算一個。
林如海算半個。
加上金陵兵部尚書賈雨村。
大同總兵王信。
粵海將軍鄔家。
宮里貴妃娘娘。
以榮國府二房為紐帶的文官集團冉冉升起,成為京城一股不可小覷的政治勢力。
至於大房和榮國府。
如平安州節度使云云,這些雖不屬於二房這邊,但總有些淵源。
所以整個四大家。
死而不僵的巨大開國功勛勢力,如今轉型成功,雖分化為三塊,但每塊都不可小覷,最耀眼的無疑是榮國府二房了。
薛巖苦著臉。
林如海一臉嘲諷。
“王信要回京了,你還是親自去見他吧。”
聽到林如海的話,薛巖更加焦急,“還請林公多多伸手啊。”
見到薛巖如此模樣,林如海笑道:“王信不是小氣的人,你也沒有實際做什么,他不會對你出手的。”
“雖如此,恐怕王大人心里有個刺啊。”
薛巖感嘆。
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料到。
王信搞出來的追贓,薛巖怎么看都沒有信心,大同大戶們背后還支持那些將領,還有考慮張吉甫的因素,才沒有站到王信那邊。
更讓他不敢信。
這么難的事情,不可能成功,他竟然真辦成了。
至少軍中的反對派被他解決了。
解決的實在是輕易。
“王信現在缺錢,以后更會缺錢,你多幫他掙點錢,多捐一捐錢,什么不滿都沒了,比我說一萬句話都管用。”林如海好笑的望著薛巖。
薛巖知道林如海鄙視自己小氣,連忙解釋:“我已經準備了五萬兩銀子。”
“既然如此,那就等他回來吧。”
林如海不再多言。
薛巖離開林府,心里還是不放心。
“王信找大房要了十萬兩銀子,有了大房的存在,我別說送去五萬兩,就算送去十萬兩,王信也會偏向大房。”薛巖皺著眉頭。
“東家的意思是”
掌柜不明所以。
薛巖沒有說話,自己的去找找大侄子。
十萬兩銀子啊。
王信這事把薛家當做冤大頭了。
大侄子最討厭別人把他當傻子,自己得和他嘮嘮幾句。
最好大侄子憤怒,不滿張德輝的行為,更好的是逼著張德輝催促王信還錢,當然,大侄子不至於如此昏頭,但哪怕他調走張德輝,甚至開革張德輝。
那王信自然明白大房的意思。
自己再去找王信的話。
效果才會好。
薛巖想起大侄子,嘴角露出笑容。
一筆寫不出兩個薛字。
大侄子實在不成器,家業交給他,又不是土地坐享其成,生意不進則退,必然會落敗,既然如此,大侄子當個富家翁享福不就行了。
難道他堂弟會少了大房的分潤
薛巖不覺得自己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