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能干成什么
大宋官府一樣不行,官交子很快濫發行,導致民間百姓不認可,沒幾年就倒閉了,后來大宋朝廷嘗試過幾次,用了各種辦法,推出來的官交子結果都倒閉了。
而且每次都是因為一個原因——濫發行。
唯獨商人們的私交子,一直都被市場認可。
大宋商人們的成就,比西方最早發行紙幣國家的瑞典早了六百多年。
歷史是什么
歷史就是鏡子。
誰也別認為自己比歷史牛逼,王信就從來不信。
牛逼如朱元璋,他只信歷史中對自己有利的,那些自己認為不利的就不信,所以大明寶鈔比大宋官交子更稀爛。
大宋朝廷起碼沒有禁止民間,朝廷自己干不成,民間更別想干。
終明一朝。
大明寶鈔是朝廷吸取百姓財富的最窮兇極惡的手段。
也是大明失去貨幣權的根本原因,哪怕流入再多的白銀,這些傳統貨幣的總量根本滿足不了大明市場的發展需求。
大明發展的越好,面臨的困境就越大,最后陷入死循環。
王信當然知道糧票的好處,可王信並不敢推出來,不是不信自己,而是不信權力。
紙票這東西。
只能根據市場需求來變動,而不是權力推動,否則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徹底失敗,禍國殃民。
至今。
王信才嘗試搞一個糧票,而且是服務軍隊,變向的開中法,市場經濟價值並不大。
所以王信沒有拒絕,但是希望薛寶釵能明白,這件事有多么重要。
正因為重要,自己絕對不會允許亂來。
當然了。
亂來也不怕。
薛家如果沒有信譽,別人自然不會用薛家的銀票,而薛家只能靠著生意上的信譽去獲得別人的信任,那么別人敢把錢交給薛家,自然是深信不疑,心里有把握的。
至於以后。
銀票行可能會越來越多,必然會有幾家出現問題。
可市場就像水。
永遠都會自我調節,恢復平靜。
反倒是隨意禁止各種堵漏,往往才會形成高壓,最后天崩地裂,造成毀滅似的大劫,經過洶涌的動盪,然后在寂滅中又恢復平靜。
這就是市場,也是經濟上的大自然。
所謂的征服大自然,多么無知又可笑的宣言。
“信叔叔的眼光和見解,令人眼界大開。”薛寶釵心服口服,看向王信的眼神里滿是崇拜。
王信笑了笑,“糧票的出現,對大同關外的商業是極大的利好,不過能不能推廣開來,還得看你們薛家自己,人家如果不信任,你們再努力也無用。”
薛寶釵點點頭,“柜上的掌柜們做了一輩子生意,對信譽的追求,連東家都不敢違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