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了斷,薛寶釵繼續道:“這也是我們大房這些年舉步維艱,但大攬總他們在外面依然能維持的原因,因為我們薛家的信譽是幾代人近百年積累下來的。”
是啊。
近百年積累的信譽,這才是薛家最可能成功發行銀票的原因。
哪怕是自己。
在大同成立一家銀票行,除非靠著權力強硬的推廣,否則十幾年之內都不會有任何成效。
百年信譽和非同一般的實力。
這才是最大的本金。
很好。
王信不再猶豫。
薛巖這老小子,如今可失算了,沒有扳倒大房,反而給薛寶釵鋪平了路子,這丫頭又聰明又有手段,心計不小,有了這兩家的相爭斗,自己也算落了心。
生意與政治不同。
生意越爭才會越繁榮。
真正靠市場成長起來的企業,那戰斗力看得見的厲害無比。
反而是那種封閉下靠著權力成長起來的企業,除了壓榨百姓厲害,在外頭就像個奴才似的,超級的無能。
當然了。
生意越做越大,最后壟斷行業。
也會成為毒瘤。
就如權貴。
權貴替大封建奴隸主,在當時是進步的,當封建奴隸主消亡后,權貴逐漸淪為毒瘤,所以開始限制權貴的權利,有了科舉的誕生。
同樣的道理。
商人和權貴有什么區別呢同樣要限制。
權貴要限制權利。
商業要限制什么呢
王信看著薛寶釵,不禁陷入沉思,思考起如何提前下手。
晴雯聽得云里霧里,仿佛聽天書似的,最后發現,王信一直盯著薛寶釵,看得薛寶釵臉色滴血似的通紅,低著頭不知所措。
“信爺。”
晴雯不高興的叫道。
王信這才回過神來,笑道:“十萬兩銀子我收下了,讓張德輝重新回去大同吧,你們薛家的銀票行我不過問,靠自己的本事去獲得其他商人們的認可。”
百姓能有幾個錢,更用不著銀票。
真正需要銀票的是商人。
在商言商的事,自己根本不用插手,只不過大周承襲大明,對民間束縛很嚴,銀票這種新事物,哪個商人敢搞出來就算一時沒出事,萬一哪天某個官老爺拍了拍腦門覺得你犯了錯,那就是犯了錯。
所以薛家大房看到了機會,不敢彌補雙方的裂縫,還能獲得大利。
薛家的底蘊的確不可小瞧。
最大的財富是培養出來的一幫商業人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