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變革
“咚咚.咚.”
每當宮里的鐘聲響起,太上皇都會閉著眼睛傾聽很久,哪怕聲音已經過去了許久,太上皇仍然沉醉其中,仿佛不愿意醒來似的。
幔帳外。
門口的小太監低著頭,小聲討好道:“老祖宗,既然圣人喜歡聽鐘聲,何不命人每日多敲上幾回,圣人聽了高興,不定又夸老祖宗了。”
銘慎一臉鄙視,小聲罵道:“亂出什么主意把你能的,怎么著不如留你一個人伺候好不好”
那小太監嚇得發抖。
戴權看了銘慎一眼,然后才笑瞇瞇的拉起小太監的手,和藹道:“圣人喜歡聽鐘聲,聽的不只是鐘聲,你還年輕,許多道理還悟不透,做事就不要急,是你的就是你的,越是急啊,越容易失望啊。”
“奴婢一定記在心里,日夜不敢忘。”
小太監滿臉感動。
戴權已經不再收乾兒子們了,其他的乾兒子們都年紀大了,也很少再收人,最小的乾兒子銘慎,也已經快四十,可他卻不喜歡收兒子,認為都是小人。
所以小太監想要投靠無門,當孫子的機會也沒有。
“讓吉甫來吧。”
終於。
門里傳出一聲輕飄飄的聲音。
不久。
張吉甫在偏殿整理了儀容,進殿后行禮。
“王信升大同軍節度使,這事辦得急了些。”太上皇現在連坐起來也不愿意費勁,躺在金黃榻在小黃門的懷里被輕輕的抱著。
太上皇喜歡未長大的小黃門。
貪婪的吸著他們身上的味道,仿佛要吸走什么似的。
小黃門一動不敢動,整個人猶如木頭。
“回圣人,臣以為已緩不得。”
張吉甫坐的端正。
太上皇聽到張吉甫的語氣,不禁吃力的轉過腦袋,睜開混的老眼,又瞇起來想要看清楚。
張吉甫沒有退縮,也沒有張揚,而是就那么坐著。
從王信的事情上,張吉甫體會到了順勢而為四個字的意義,想通了許多事。
明明不是自己一個人急,而是大家都要急的事,為何偏偏自己怎么努力,大家都不滿意呢,因為許多事掖著藏著,誰出頭誰就背負更多的責任。
“為什么”
太上皇的為什么,仿佛在問別的。
張吉甫平靜道:“山東民變至今未平,據臣打探到的消息,背后有很多人在故意推動,不愿意官兵平息民變,甚至希望鬧得越大越好,又有遼東東平郡王與遼東都司之間的不和,突然間關係急劇惡化,也有很多人樂意看到,許多事情都能看到蛛絲馬跡。”
過了一會。
太上皇突然張嘴,聲音沙啞,“是哪些人”
“六宮都太監夏守忠、錦衣衛使吳德,北靜郡王、忠順親王、禮誠親王、誠勇親王、內閣次輔劉儒、戎政尚書陶杰、廣東巡撫吳文華,督察院副都御史林如海.五軍都督府馮庸、王子騰、平安州節度使丁源、長安節度使云光”
張吉甫一一報導。
太上皇又沉默了下來。
把這些人一網打盡,那么朝堂上就只剩下周道豐師徒的人了。
這些年里,打擊了一輪又一輪,也是他默許許多人的存在原因,如林如海這種沒有徹底投靠皇帝,他都會儘量留下來,甚至給予重用。
“把這些人全部殺掉就可以了嗎”
太上皇突然說道。
張吉甫知道太上皇不會同意,自己也不會同意。
沒有誰是泥捏的。
一個兩個還能做到,可要是真這么干,第二天朝廷就反了,特別是在內閣連京營還沒有徹底掌握的情況下,所以就算有這樣的想法,張吉甫也辦不到。
張吉甫如實告知,“把王子騰吳文華林如海他們殺了,要不了多久,賈府還會有新的人推出來,如賈雨村,陸仲恆,王信等,賈府如此,其余各方也是如此,只要皇帝還在,只會讓各方看到暗中支持皇帝的利益更大,下注的決定也會更大。”
太上皇不再多言。
他已經猜到了張吉甫現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