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不靠譜
大同三軍將士五萬五千人,有家室的不足一半。
以前的時候,內地來服兵役的民兵,當地百姓沒有人會把自家的閨女嫁給他們,就算如此,軍士加上軍士家屬也有十六萬余人。
名副其實的軍鎮。
大同總人口不到三十萬。
關外如今有兩萬六千余牧戶,近十七萬口。
關內加關外人口合計四十五六萬。
關外的人口更準確,關內主要是預測,因為官府手里的黃冊不準確。
如果十六萬人不屬於軍事人口,而是從事各種行業的非農人口,那么這個數據並不壞,甚至某方面來說,屬於非常不錯的水平。
可惜不是。
所以大同的人口結構是非常不利於經濟發展的。
但是王信無法改變。
要么叫做九邊軍鎮呢,最初的目的就不是發展經濟,而是以軍事為主,發展經濟為目的的地方是內地,是江南,所以東南地區軍事力量薄弱,才有倭寇橫行的機會。
天無絕人之路。
有利必有弊。
有大弊必有大利。
河套地區屢屢成為中原大患,必然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
如果能加以利用,也可以成為助力。
不知不覺間。
春去冬來。
大同城流行起來蜂窩煤,也不知何人發明,四分黃泥六分煤渣,木頭磨具壓出來的蜂窩煤經久耐燒,不光可以燒火做飯,還能隨時提供熱水。
煤爐的火門口可大可小,兩三塊蜂窩煤就可以用一天。
大同缺少黃泥還是缺少煤礦
缺少的是錢。
如今連民兵每個月都有閒錢打酒喝,更不提大量有家室的營兵,每個月合計二兩銀子的收入,
羨慕了很多人。
他們是買蜂窩煤的主力。
大同城外新建了很多土胚房,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新起的房子流行留下煙道,專門用來燒煤,冬天的時候屋子里很溫暖。
每天清晨。
記住我們101看書網
趕著驢車的車夫們,車上裝滿蜂窩煤,趕往大街小巷。
“賣煤的。”門口一個婦人,也不出來,躲在門簾子后招手,身上只穿了一件單外掛,能看到里面粉紅色的小衣。
車夫趕著車,不光避讓行人,也眼光六路耳聽八方。
婦人話音未落,車夫已熟練的抖了抖韁繩,驢子仿佛懂,準確地往婦人走去,到了三兩步遠的位置,默默低下頭停下。
車夫行了個叉手禮。
叉手禮出現於西晉,流行於唐、五代、遼、宋、金、元、明時期。
是平常生活中百姓們打招呼的禮儀,無論男女老幼都可行使,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行的一種禮,以示尊敬。
婦人要買東西,車夫不敢不尊敬。
車夫行禮之后,婦人也還了個禮,眼晴卻瞅著蜂窩煤,打量成色如何。
除了叉手禮,還有拱手禮,后者百姓之間用的少一些,一般是有點地位的,或者性格張揚些許的后生,讀書人之間多用。
婦人回的是屈膝禮。
屈膝禮是后人的稱呼,實際上當時人們叫做萬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