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人。請吧。”陸文昭收起鑰匙,走到囚車邊上,扶著孫如游的小臂將他攙下來。
“放過他。”初晨溫暖的陽光打在孫如游的背上,卻反倒讓他的臉顯得格外的陰翳。
“孫大人勿慮。我們從不食言。”陸文昭的動作很輕。如果孫如游不是戴枷號從囚車上下來,甚至會讓人誤以為這是正值壯年的兒子把年邁的父親帶去酒肆改善伙食。
陸文昭在一眾都察院御史的矚目下,將孫如游攙到堂前。他和煦的神色以及溫柔的動作,引起了御史們的極大好感。
“按照《大明律》,現任官員審訊期間,定罪之前應當取掉刑具。”主審官張問達環視一圈之后,開口說道。
“皇上還沒給孫侍郎定罪,是該去掉刑具。”副審官黃克瓚附和道。
“請解了鐐銬吧。”何宗彥看向海鎮濤。
三位問審官達成了一致意見。
“張左都、黃部堂、何寺卿。”海鎮濤挨個拱手,用遺憾的語氣說道:“下官不能奉命。”
“為什么?”黃克瓚皺眉問:“上面給你打招呼了?”
“沒人打招呼。不過我們收到的命令,是將犯官押送至此后,聽崔提督的指示。”海鎮濤回答道。
“崔文升要來?”張問達有些意外。圣旨只說了三法司會審和三部堂旁聽,可沒說司禮太監也要來。
“應該是要來的吧。”海鎮濤的語氣里充滿了不確定。
“那他為什么還不來?”黃克瓚對崔文升一向沒什么好感。
“這下官就不知道了。”海鎮濤苦笑。他和善的態度,讓人很難對他發火。
“現在審,還是再等一會兒?”何宗彥偏頭看向張文達,臉上已有不悅。
這個是一個非常嚴肅且兩難的問題。如果不解開鐐銬便審,就是在說三法司會審之前便已經認定犯官有罪。但如果不審,就是在場的人一起坐著干等崔文升。相當于是在一群磨刀霍霍的御史言官面前默認了閹豎的跋扈。更何況,崔文升是有可能帶著新的旨意過來的。
吏部尚書周嘉謨無權問審,但也不是不能說話。“等到什么時候?難不成他一直不來,你們就一直等著?”他擺出老資格的架子,很不客氣地問道。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